本报记者 齐宇强 通讯员 燕晓锋
“这种带鱼刺少肉多,适宜小孩和老人吃,我先做简单处理,你做时就方便很多。”这是笔者近日在旬邑县一家水产店看到老板给顾客介绍水产品的一幕。这个小老板叫曹治元,在县城卖水产近十年了,因为服务周到讲信誉,小店备受顾客青睐。
今年41岁的曹治元是旬邑县湫坡头镇太堡村人,中学毕业后先在西安打工,后在西安舅舅开的水产店帮忙,有了经验后,2005年在旬邑开起自己的水产店。几年来,因为诚信经营,很多顾客、附近的酒店、农家乐都会定点在他的水产店买鱼,时间久了也就有了固定的客源,生意也越做越好。
每天不到7点,曹治元就和爱人师娟丽开始营业,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他说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看到顾客满意的笑容,他心里就满足了。“做水产生意很辛苦,特别是冬天,每天早上八九点和下午三四点最忙,除此之外,每天至少要八九个小时要守在店里忙碌,有时半夜还要去咸阳、西安等城市进货,一般人很难吃下这种苦。”曹治元说,卖鱼看着是个小营生,也有风险。他说,一年夏天,刚进的750多公斤鱼由于氧气机插头松动,死了一半,损失3000多元。
“不管天热天冷,只要顾客说出想买的水产品种,我们都会仔细挑选。有的顾客把海鲜买回去不知道怎么烹饪才能保持鲜味,我就会给顾客适当的建议,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放心我的水产品质量了,大伙都称我老公为‘鱼哥\’。”师娟丽一边忙着给顾客装称好的龙虾一边说。
好生意让曹治元有了幸福生活,他在街道买了商品房,老母亲住进享福,孩子能就近上学。他算了一笔账:店里卖水产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左右,减去各种费用,一个月净落8000元不成问题。“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富裕了,我家的小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师娟丽笑着说,她最能体会丈夫这些年做生意的不易和辛苦,所以自己也在市场内租了一个摊位卖蔬菜。“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更加理解生活的含义”。平淡的话语中透露出了他们夫妇俩的幸福密码。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彤记者雷魏添)为有效推进2016届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近日举办了2016年春季校园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吸引了包括中国联通、陕西华润万家、陕西苏宁电器、西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