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忠诚觅得原上鹿实绩赢得举世名 各界群众自发悼念陈忠实

来源:陕西日报 2016-05-01 19:0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记者 李向红 曹瑞 实习生 牛倩)4月30日,西安市建国路83号陕西省作家协会院内庄严肃穆,自发前来的社会各界群众,在这里沉痛悼念著名作家陈忠实。

省作协大门口悬挂着一副黑底白字的对联:“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绩赢得举世名”,悲痛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现场。门外,经过的市民纷纷驻足凝望,向这位文学巨匠深深地鞠上一躬;院内,摆满了花圈、挽联。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天津市作家协会,等等;王蒙、铁凝、冯骥才、蒋子龙、麦家,等等,或献花圈、挽联,或发唁电、唁函,深表哀悼。还有更多的天南地北的读者,以各种形式寄托着他们对陈忠实先生的怀念之情。

前来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队。他们纷纷戴上了白花,沉痛哀悼。一位来自思源学院的同学流着泪说,陈忠实老师是我们的名誉院长,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院长。身着制服的张警官说,他是《白鹿原》的忠实读者,对陈忠实老师充满了敬佩之情,是特意抽出中午吃饭的时间赶来送陈老师最后一程的。王阿姨是作协的老街坊,经常见到穿着朴素的陈忠实老师,今天看到灵堂里照片上陈老师的笑容,备感悲痛。

一群身着校服的中学生在陈忠实老师遗像前鞠躬致意,他们来自陈忠实的母校西安市第34中学。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上高中的陈忠实在34中创立了春芽文学社,也就是现在的春柳文学社,50多年过去了,这棵“柳树”仍在繁茂吐芽。西安市第34中学教师周改群说,《春柳》这个刊物继续在做,它传承了陈老师的精神和陈老师对文学、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中午时分,一位小伙子恭敬地举着托盘来了,他端来了陈忠实老师平日里最爱吃的家常饭菜。他说,陈老师是个生活简朴的人,生前最爱吃的就是这几样家常饭菜,今天特意给陈老师送来,希望陈老师一路走好,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忠实读者对陈老师的一片敬意。

今年72岁的赵登科和陈忠实是无话不说的好友,而他和陈忠实的结识也是因为文学的缘故。作为《陕西日报》的忠实读者,赵登科把每天的报纸都细细阅读,特别是刊登各种优秀文学作品的《秦岭》副刊。有一次,副刊刊登了陈忠实的一篇作品,读报时,身为中学教师的赵登科发现了陈忠实文章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方面的小差错,想着一定要把这个差错告诉陈老师,不能让陈老师失误。赵登科给《陕西日报》写了一封信反映了这一问题。当时的编辑收到这封信后马上联系了赵登科,并把陈忠实的联系方式给了他,让他亲自向陈忠实说明。经过陕报编辑的搭桥牵线,赵登科见到陈忠实说明了原委,陈忠实向赵登科表达了深深地感谢,并且得知赵登科也在进行文学创作后给了他不少中肯的建议,一来二去,两人凭着对文学的一腔热爱成了好友。赵登科说,在陈忠实的支持下,他已经出了两本书,两本书的书名都是陈忠实题写的,在病榻上的陈忠实答应要为他的新书题写书名,结果没能等到新书的最终成稿,陈忠实却永远地离开了……

灵堂内,鲜花簇拥下的一张照片里,陈忠实爽朗地笑着,向远方凝望着。“一支巨笔直书时序百年梦,千篇真文尽抒乾坤万里心。”灵堂门前的这幅对联是对陈忠实一生的最好写照。

新闻推荐

飞机场上打灯忙

维修完毕,还要对灯光的角度进行调整。凌晨夜航结束,工作人员会进入飞机跑道对灯光进行维修。他们的任务是确保助航灯光正常运行,为飞机的起降指引方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现场运行中心灯光站,是专门从...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忠诚觅得原上鹿实绩赢得举世名 各界群众自发悼念陈忠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