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国,博物馆讲解员流失并非罕见现象,但博物馆这个文化遗产“宝库”,还是让许多优秀讲解员恋恋不舍。
1999年,杨烨在碑林实习。2000年大学毕业后,他就留了下来成为讲解员。很多人都将讲解员和导游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一个青春饭职业,其实不然,杨烨在碑林一待就是16年,并且成为了金牌讲解员。“16年的讲解生涯,我见过的政要首脑和明星都有几百位了。”杨烨淡淡地说,也遭遇过各种奇怪问题和要求。他举了个例子,有个香港名人来碑林,点名让他讲有关金庸武侠小说内容的碑文。“他不是无理取闹,因为小说里的凌波微步、阿朱、阿紫的名字,都有出处,这些碑文碑林确实有。”碑林收藏自汉代至今2000多年间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藏品时代系列完整。
汉阳陵的特级讲解员贾子钰,是个年轻靓丽的姑娘。2011年,她大学毕业就留在了这里,如今身兼讲解员和教育员,策划活动、参与《漫游汉阳陵》系列丛书的编纂,乐在其中。
当讲解员快5年,她对这份工作有强烈的成就感。“我刚来几个月,就参与策划了第一个活动,残疾儿童来参观汉阳陵。”她画了一张张汉俑和汉代生活器具的图片,讲解的时候孩子们反应热烈。她把博物馆图书馆的书用两年时间都翻了一遍。自己琢磨讲解词,自己动脑策划活动,成长得极快,近两年获得全省、全国讲解大赛诸多奖项。“收入是不高,但是我特别喜欢。”贾子钰说也有其他机会找上门,但就是舍不得这份工作。
记者了解到,讲解员这个岗位不仅收获口才与知识,也带来更多机会。不少离开的讲解员都有不错的发展,有的从事文化产业,有的做培训,他们也都很感激博物馆岁月。
本组稿件由记者 陈黎采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轩辕杨子)“这商品条形码能咋?”“我们小区的电梯前段时间出问题了。”昨日上午,质监碑林分局、碑林区文艺路食药监所、西安市质检院等单位在华润万家雁塔路店广场开展“3·15”消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