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裴磊
前往临潼现代工业组团,记者比预约的采访时间早到了半个小时。因为这里的道路更通畅了。
从渭北工业区建设伊始,记者多次前往三大组团进行采访。犹记得3年前,渭北成立之初,不同于高陵和阎良组团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临潼组团几乎是从零开始。出了高速路临潼收费站,几乎都在乡间道路穿行。特别是下雨暴晒之后,本来尘土飞扬的泥土路,被一辆辆大车压得沟壑纵横,记者的眼镜多次被颠簸地掉下来。
如今,同样是下了高速,顺着一条笔直大道驶上新建的秦王一桥,直接将记者带到了临潼现代工业组团管委会的活动板房门口。当车辆驰骋在宽阔的秦王一桥上时,记者由衷地感慨临潼组团基础设施建设之快。
这只是从白纸开始“作画”的临潼组团3年多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的成绩之一。一条条宽阔而笔直的道路从临潼的沃土上破土而出,为西安工业发展之梦铺就通途大道。秦王、渭水、渭北大横线等一系列新修道路,在这里将直行的路标直指圆梦之处。
除了道路建设,临潼组团2015年30多亿元的基建资金用于给排水工程、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舞台的地基逐步夯实,这个舞台便是今后临潼组团工业梦想飞扬的地方。
2013年毕业后便从西安市区来到临潼组团工作的李蒙,依然记得当年4月他刚来时的落寞:“那时候公司门前还是一片长满草的荒地,到处是被装载车压成粉末的黄土。”站在还是一片活动板房的办公室,看着崭新皮鞋上布满的灰尘,他说自己确实犹豫了。
不过坚守下来的他,如今有着“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现在你看我们公司门口的路多宽,路边的道旁树都长这么高了。”李蒙说再过些日子,当新叶翠绿后,林荫之下的秦王二路将更美丽。而他也早已从活动板房搬到了洒满阳光的气派办公室。
“那时(2013年),我刚毕业,这里也刚建设,都算是从零开始的。”如今已升任经理职位的李蒙说,他和临潼组团就这样用了3年时间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他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新闻推荐
学习先进 对标要求 奋起直追 航天基地全员发力推进城市治理上水平 ■通讯员 王行丽
在无有效降雨的情况下,确保每3天冲洗一次主干道绿化叶面、每5天冲洗一次次干道绿化叶面,高标准严要求,提升绿化管理水平,使绿化景观透出绿的本色,展现生机勃勃的美丽春天,这是航天基地深入推进城市...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