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九里三,各种买卖在里边,上至绫罗和绸缎,下至牛笼和马鞍……”在西安,过年最热闹的,就是逛城隍庙了。每年的正月初一、十五,是西安城隍庙会的日子。城里的老年人要去城隍庙拜祭、为家人祈福、消灾。年轻夫妻也要带着孩子去看稀罕,孩子就更别说了,就爱看个热闹的劲儿。
西安的城隍庙叫作“都城隍庙”,意思是统率西北各省城隍的总城隍。庙内供奉的是汉代刘邦麾下大将纪信,它原来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庙院规模宏大,分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经过历年战火及变故,现只剩下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修大殿一座,斗拱出檐,顶覆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浮雕各种图案花纹,雕工精细,图案精美,殿内原塑立有城隍、判官、小鬼等像,规模宏大,装饰精微,构思巧妙。
早年,每年的春节前后也是城隍庙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商贩都来赶会做生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平日难得一见的稀罕物,摆的密密麻麻。庙会上还有祭城隍、迎财神、民间绝活、秦腔、高跷、社火、茶道表演、鼓乐表演等活动,说不出的热火。
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是里边卖糖葫芦、吹糖人的,还有各种小小的泥塑玩意和那些耍把戏的。老汉们偏爱摊位上古色古香的瓷器、漆器,玛瑙、玉石烟嘴,铜烟锅、石头眼镜,年轻人更多稀罕那些平日难得见到的小饰物、小玩意,脖子上挂的、头上戴的、耳朵上穿的。老婆婆们就稳重多了,她们更在意一家人的健康平安,一进庙门,就大把大把地买香,然后虔诚地跪在神像面前,念念有词。如果家里本来就有人长期患病卧床不起的,她们更是祈祷神灵,忏悔罪恶。那一刻,大殿里香烟缭绕是她们唯一的安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安城隍庙被改作了小商品市场。一走进大门,就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小铺面,外边几层卖的大多是些针头线脑,再往里走,窄窄的小巷道间,是一些卖字画、古玩、玉器、珠宝项链、玛瑙烟嘴、铜烟锅、佛珠神像。那几年,西安城里,谁需要一些不常见到却又急用的小东西,到城隍庙找找,一准就有。近几年,西安城隍庙经过修复,恢复了往日的辉煌,每年春节的庙会也恢复了盛况。逛城隍庙,成了西安人新春一项必有的活动。在这里,可以观看脱胎于唐代宫廷音乐的城隍鼓乐,热热火火地感受新春的快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樊华)昨天,西安中院在安检大厅、立案大厅、信访接待大厅等窗口,庭长与法官、法警在上午8点50分前各就各位,准备接待每一位来院的来访群众。记者看到,只要有群众走进来,“过年好”、...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