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燕 实习生 姚宛妍 通讯员 何兴龙)近日,西京医院小肠移植团队历时十多个小时,成功为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引起小肠缺血的患者实施了血管搭桥手术。该手术采用自体小肠移植技术完成,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尝试,有望为血管支架不宜的患者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患者为一位来自陕北农村的中年男性,因腹痛不适并持续性加重、停止排便而入院。经检查发现小肠扩张缺乏活力,供应小肠的动脉主干形成十分危险的夹层动脉瘤,血管几乎闭塞。如没有有效的治疗,小肠面临缺血坏死的极大风险,病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经过多个学科专家反复会诊讨论,认为传统的治疗手段不适合这例病人,而采用自体小肠移植技术有可能挽救面临缺血坏死的小肠,避免出现“短肠综合征”,且术后无需使用复杂的抗排斥药物治疗。经过手术前积极准备,小肠移植团队先将长达3米的缺血小肠从体内切除下来,灌洗后体外低温保存,再在健康的腹主动脉上进行“血管搭桥”,最后再将保存的小肠重新送到体内,完成血管缝合手术。手术结束后,小肠血液供应立即恢复,重新活动起来。移植上去的小肠已经完全存活,病人开始恢复经口饮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姜泓)记者昨日从西安美院获悉,在德国莱比锡日前举行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中国选送的《订单·方圆故事》获得唯一金奖,这是时隔10余年后中国作品再次获得金奖。据介绍,该书由西安美...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