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远景展望养老凸现新思路

来源:西安日报 2016-05-23 00:04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38岁的王先生深刻体会到了人到中年的压力,“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夫妻两个人要供养4位老人,经济和精力上都很吃力。”尽管二孩政策已经全面放开,但对王先生来讲,生与不生都是纠结。“现在照顾4个老人1个娃已经筋疲力尽,再生一个吧,实在没有精力。不生吧,只怕将来我们的孩子要面临比我们这一代更严峻的赡养压力。”

“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我想向两会的委员代表提问,社会养老是如何规划的?城市养老院一床难求能不能缓解?”在本报与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平台搭建的“记者跑两会 问题您来提”互动专区,和王先生提出同样问题的市民还不少。事实上,“养老”不仅仅是民众最为关切的话题,也是历年来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建言献策的重点领域。记者带着市民的提问,在“两会”上进行了一番采访。

二孩时代说养老

嘉宾: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市老龄委办公室主任李改草

对话记者:张端 王迎谨

涉老政策

西安的养老规划走在全国前列

李改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截止2014年底,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约129.67万人,占总人口的15%,老年人口增速达到了5.7%。西安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期。

西安市养老产业发展很快,目前西安的涉老政策框架基本健全,有些标准在全国,尤其是在西北地区是比较高的,可以说,西安市养老政策的规划与设计走在全国前列。《西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和运营补助管理办法》《西安市农村丧失劳动能力和贫困老年人生活补贴管理办法》等政策基本覆盖了各个层面。

“养老是一个大话题,单靠政府或者个人是不可能协调发展的,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李改草介绍说,西安市的老龄工作走得快,很大程度是源于各种力量积极参与,政府、社会力量、基层社区、志愿者、普通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养老模式

创新模式效果好推广快

“目前,西安市发展比较成熟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两种。”李改草介绍,一种是以未央区为代表的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一种是以莲湖区为代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这两种养老模式的投资不大,但是很实用,落地效果好,推广起来也比较快,全国各地的专家和机构经常到西安来考察学习。

“西安市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有独特的创新之处。”李改草说:“西安市把政府各部门力量、社区力量、基层力量,都集合在一起,确保对老年人的各项服务能真正落地。比如说我们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各种力量就各司其职共同合作,政府协调把服务站台子搭起来;理发、家政等养老企业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做好具体的服务工作;社区则履行监督管理职能。”

今年重点

试点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幸福苑

去年,西安市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这给西安市的养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今年,我们把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幸福苑作为工作重点,首先建立起试点,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李改草建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活动室、图书室等公共服务空间可以与社区其他活动场所建在一起,避免重复建设。社区要承担起建立养老服务档案、老年公共服务和对社会力量监督的职能。

农村幸福苑建设则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格式化。“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需求不同,在农村很多老年人还是家庭劳力,让他们住到幸福苑不现实,究竟怎样发展农村幸福苑,必须要通过实地调研,摸清老人的真实需求,从实际出发把农村养老的政策框架和基本模式摸索建立起来。”

理顺关系

该谁担责的谁担责

“该政府解决的政府责无旁贷,其他的要放手交给社会力量。”在采访中,李改草始终强调要理顺关系。“以前我们全靠社区工作人员搞居家养老,带来了不少问题,一是服务不专业,二是容易变成做样子走形式。现在我们进行试点摸底,就是要把各级政府、社会力量、社区力量的职能分工理清理顺。政府负责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加强监督;社会力量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积极参与。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共同作用,促进养老产业协调发展。”

“现在我们的养老规划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养老需求还要进一步探索。比如在城里,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入住率高,经常一床难求,而在农村恰恰相反。”李改草介绍,“今年政府将着力构建全市养老布局规划,统筹协调城乡养老产业发展,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区县,纳入到政府目标考评范畴,把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落到实处。”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本报讯 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苏秀莹建议,应有效整合现有的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加快推动西安市医养结合发展步伐。

在调研中苏秀莹发现,养老机构内设的卫生室医疗水平普遍偏低,无能力与医疗机构相对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专业人员,难以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而大型医院又难以提供长期养老服务,中小型医疗机构则资源闲置。如何解决养老床位“短缺”与“闲置”这一突出矛盾?

“所以,要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苏秀莹建议,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同时在具备医疗护理要求的养老院完善医疗设施,“这既能有效整合养老医疗资源,又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她认为应该多渠道推进。应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和社区护理等便捷服务,并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持范围。

对于服务对象,她认为应明确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对这些对象,养老服务是基础,医疗服务是重点,在进行生活护理服务的同时,着重为他们提供医疗诊治、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

医养结合的模式,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为此,她建议,西安市应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人社、卫计、民政和财政部门应积极开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调研,做好与医保政策的有效衔接,发挥医保基金效益,缓解失能老人护理费用支出压力。”

建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本报讯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养老模式已经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李秀萍带来了几点思考,建议西安市加强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传统式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较单一,家政服务占主导地位,而情感咨询、谈话聊天类比例较低,虽然‘老人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但产品功能并不完善。”李秀萍认为,传统模式所提供的服务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应利用智能化手段,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供求平台,整合医、食、住、行等各类养老服务信息资源,提高服务的时效性与精准性。”李秀萍说,当老年人需要帮助时,只需通过手机屏幕一个指令,平台电脑屏幕上就会同步跳出按键老人的姓名、住址、病史、兴趣爱好等基本信息,服务人员可根据具体指令提供相应服务。

她认为,信息平台可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比如,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经济能力、病史等基本特点对老年人进行分类,分别提供无偿、低偿、有偿、义工、社会力量认购服务等,注重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分散服务与集中服务的结合。”

培养护工人才提高专业水平

本报讯 “如何解决护工人员短缺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个行业?如何提高护工的专业知识?”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李晓丽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晓丽经营着一家老年公寓已有数年,参会前,她又走访了西安市多家老年公寓,她发现,和她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一样,护工人才短缺、专业知识不够。“目前的护工,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在护理的专业性以及和老年人的沟通交流方面还存在不足,有时导致老人子女不满。但如果要雇佣年轻的、学历高的、专业技能好的,成本就会更高。”为此,她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进行护工的专场招聘。”

有了人员,还得有技术。“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提高招聘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李晓丽直言,培训的内容应该系统化、做到循序渐进,最终持证上岗,实现专业化护理。同时,还应该加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

除此之外,她认为,西安市应该在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设置老龄护理、家政服务和临终关怀等专业,推动养老服务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她还建议,将护工纳入公益性岗位,出台与医养结合人员相适应的岗位补贴、工资福利政策;每年在护工群体筛选优秀人员,进行表彰激励。“通过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个行业就有了更多优势,自然就能吸引来更多的人投身其中,其人员规模和服务水平自然就能增加、提升,肯定能更快更好推动西安市养老事业发展。”

本组稿件

记者 张端 王迎谨/文

记者 冯炜/图

新闻推荐

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共收提案640件立案573件

本报讯(记者朱雪娇)截至昨日12时——本次会议提案征集截止时间,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共收到提案640件,经审查,立案573件。政协西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远景展望养老凸现新思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