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司文
心怀远大理想 最崇拜科学家
“我工作的那一年,刚好有了第一个教师节。”杨晓慧老师站上三尺讲台,已经整整30年了。
杨晓慧从高中开始就当学生会主席,是校园里风风火火的热心人。经过不懈地努力,杨晓慧考入陕西师范大学,而且是班里年纪最小的3人之一,同班年龄最大的同学要比她大六七岁。虽然年龄小,但是她却是颇有“资历”的学生干部。杨晓慧考大学时选择了化学专业,“当时脑子里最崇拜的都是钱三强、钱伟长、竺可桢之类的科学家,不像现在年轻人喜欢各种明星”。心怀远大理想的她没有就此停下奋斗的脚步,早早就为报考研究生做准备。考研那年,恰逢房喻教授从英国回来,杨晓慧幸运地成为了房喻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
申报国家级改革试点
予人一杯,自有一桶。杨晓慧一直很重视强化自己的这“一桶水”。多年来,无论是忙着给学生上课,还是行政事务缠身,她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
在她的倡议下,西安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每年都召开博士论坛。多年来,杨晓慧主持或承担省、市及学校的教学科研课题20余项,在实践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及分析试剂的研制及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她近年来发表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论文20余篇,先后获得陕西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三等奖、二等奖,陕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她荣膺西安市科协先进个人、校级理科专业课“教学标兵”,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去年,杨晓慧被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以表彰她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别人都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然而在杨晓慧老师的眼里却是“慢进则退”。前不久,她带领教学团队开始申报国家级应用化学综合改革试点;如果成功,这将是她和她的团队的又一个新的起点。
多个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在杨晓慧的带领下,西安文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教风、学风,连续7年在全校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这一考核包含很多指标体系,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的综合体现。
杨晓慧老师始终坚持“拿数字说话,拿硬指标说话”的实干精神。近几年,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在质量工程方面成果卓著,现在已经有两位省级教学名师、两位校级教学名师和3门省级精品课。应用化学专业是省级特色建设专业,也是西安文理学院首个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而且有望跻身国家级质量工程行列。
在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当中,有多个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其中有西安文理学院的第一个省级示范中心、第一门省级精品课仪器分析、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人物简介
杨晓慧,女,1964年11月出生,西安文理学院教授;省级重点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第八届陕西省“教学名师”,主持的《有机化学》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新闻推荐
■记者张潇“很多时候都要在学校门口取快递。现在学校面积都挺大的,有时候走到门口了,送快递的却走了,没办法,只能等下次了。可是,我们的课挺多的!有时一两次拿不到快递也是常事。”在南郊某高...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