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孙光裕)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干”。三年间,华清西路229号院路修好了,灯照亮了,下水管不堵了,健身器材到位了,居民的脸上带着欢笑了……这一切都源于一名80后社区“女当家”,她就是新城区二七工房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宋怡。
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
2013年9月,宋怡刚到社区一件大事就摆在了她面前,华清西路229号院是西安铁路局职工家属院,历经27年使用,院内大部分路面破损严重,大小坑多达20余处,有些黄土已裸露在外,有不少居民因此摔伤,这条路也成了居民多年来的一块心病。可是要修路资金问题是最大难题,面对百万的维修费用,宋怡并没有退缩,她向居民承诺:“哪怕在我任上就只干成这一件事,我也一定要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为此,两年来宋怡往返于政府主管部门、铁路直管单位几十次,凭借着年轻人的冲劲和不服输的韧劲,最终铁路部门在2015年3月注资百万元,对院内1300余平方米的路面进行彻底的翻修,并对院内住户上下水管进行了改造。
“身为80后女同志,宋怡谦虚肯干,有冲劲,有后劲,有韧劲,有知识,理念新,是改变长乐西路地区社区班子建设较弱现状的一支新标杆!”这是街道党工委对宋怡的一致评价。
让所有人感受社区的温暖
社区吕秋娥老太太,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家中经常无人照料,加之老人又患有疾病,行动起来非常困难。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宋怡主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看望,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收拾房屋,老人每每见到宋怡都会说:“宋主任,你和咱社区的工作人员真是太好啦,你们就是我的亲人,真谢谢你们啊!”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宋怡提出了打造六支服务队伍,开展三种服务,利用三个平台,实现为居民群众零距离服务的“6330”为民服务新模式。
如今,社区青年志愿队、矛盾调解队等六支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辖区一线,队伍总人数已超过200人,社区“流动办公桌”已走遍辖区的每一个居民小区,累计开展老龄复审70人,办理新增医保20人,提供就业咨询80人,帮助70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再就业,成功调解居民矛盾纠纷30余起。
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快乐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社区繁杂的工作,宋怡从没叫过苦和累,她总是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地走在工作最前沿,努力使自己成为社区的带头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三年来,宋怡走百家、解民忧,蹬过三轮、掏过下水、扒过垃圾,只为让群众过得安心,住得舒心,在群中眼中她是“社区好闺女”。
当问到宋怡对社区工作有没有觉得后悔时,她这样回答:“在社区我能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所干的每一件事情对群众来说都是意义重大,这里有广阔的天地,这里的工作大有可为。”
近年来,在宋怡的带领下,社区先后获得“陕西省充分就业社区”“省级六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新城区五四红旗团支部”“新城区妇女儿童维权站”等多项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1100部新能源空调车陆续上岗 47条公交线路更换新车 空调车占比将升至55%
本报讯(记者周炜)“嘿!真暖和,这下坐车就不受冻了。”昨日,从火车站坐上一辆500路区间空调车,市民古先生高兴地说:“新空调车漂亮,感觉很舒适。”据悉,随着1100部新车陆续上线,全市空调车比例将提升至5...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