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话剧,比较有名的是2006年北京人艺版,濮存昕、郭达、宋丹丹等大腕云集。在那一版中羊群被赶到了舞台上,还有老腔艺人震撼表演。10年后,陕西人艺排的陕西方言版话剧《白鹿原》,校园版话剧《白鹿原》紧密上映。陕西本土两版话剧的特别之处又在哪里?
陕西人艺:
追求地道“秦味”
《白鹿原》陕西人艺版和2006年北京人艺版的编剧都是国家一级编剧孟冰。事隔近10年,又有珠玉在前,陕西方言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小的变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艺术院团有自己的风格和长处。”陕西人艺副院长张延,也是这部话剧的现场监督。他说陕西人艺的特色就是“秦味”,这与《白鹿原》这部书的内容气质契合。这一版启用的演员都是陕西本土演员,台词都是陕西话,背景音乐也本土化,用了秦腔、老腔等,就是“秦人演秦戏”。记者获悉,这版在内容上更接近原著,近3个小时的演出,上半场围绕白鹿两家的地展开,下半场主要描写白鹿两家年轻一代人的命运。
变幻的舞台场景给观众带来不同凡响的冲击力,这也是陕西版的精彩之处。“舞美变幻了34场,雕梁画栋,生动逼真。”张延举例说,祠堂有一场戏是祠堂内的石碑被砸断,一声轰响石碑瞬间就变成了两半。这个变化现场观赏就像看魔术一样,其实是用了舞美装置。一场把田小娥吊起来的戏,用了话剧舞台很少用的威亚。还有一出“封窑化蝶”的戏充满了想象力,田小娥生前住的窑洞被封死时,里面飞出了成群的蝴蝶。这个设置,是借蝴蝶表达对这个可怜可悲女性的一种惋惜。
校园师生版:
今人的视角看过去
校园师生版《白鹿原》是省文化厅支持的文化项目。它由西影集团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导演赵思源主导并主演,陕籍著名演员、梅花奖得主吴京安等主演,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学生们参演。
这部话剧的视角有所创新。“这部戏不分上下场,演出时长在2小时15分左右。”导演赵思源也是西安外事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院长。她在剧中演田小娥,她说这部话剧“通过现在的人们,去讲白鹿原祖辈们的故事。”记者也看到了舞台现场,一本巨大的“书”摆在舞台上,已经翻开,也印证了这部话剧的视角是“今天的人去看过去的故事。”《白鹿原》小说讲述白鹿原上百年风云变幻,开篇围绕白鹿两家土地开始。赵思源告诉记者:“我想讲的是土地很重要,但人最重要。”据悉,田小娥的命运走向在这一版有所调整。
舞美方面用质朴的质感重现当年白鹿原面貌,舞台设计也尽量使每个角度、位置都能物尽其用。值得一提的是,赵思源和吴京安在这个话剧中是公益演出。很多主要演员都是留校的老师和在校学生。这是一个明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混合的“师生校园版”《白鹿原》。
赵思源认为,小说《白鹿原》是陕西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我们都是原上的后人”。她想借这部剧向原上逝去的先人们致敬。
本组稿件由记者 陈黎采写
新闻推荐
——新城区八府庄小学践行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侧记 新城区 众志成城在特色发展中成就精彩
■记者谢瑾新城区作为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在大明宫遗址区城市改造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教育强区综合实力。区教育局党委创新...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