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西安市在这一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全面完成了质量强市创建任务,创建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12月29日,在西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现场验收情况反馈会上,国家验收组组长、国务院参事张刚如此评价西安的创建工作。他认为西安市依靠先进的质量发展理念,推动创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以先进理念创新整体布局
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12月28-29日,验收组一行对西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进行了现场验收。令验收组所有成员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西安市提出的“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的先进理念。验收组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一理念简洁而清晰地表达了发展质量和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不仅与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高度契合,而且同西安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完全贴合。
验收组认为,西安以先进理念创新整体布局。在创建目标、范畴及推进机制方面,建立了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和经济运行“五大质量提升”,质量强市先进区县、质量兴省先进区县、质量强市示范区县“三级联创”,政府质量奖励,典型示范引领,质量战略研究分析以及质量工作社会共治等“六大机制”,完善了质量工作的顶层设计。
在制定质量工作长远规划方面,颁布施行了《西安市质量发展规划(2015—2020年)》,并被纳入西安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系统地将发展质量和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措施上的安排。
在完善质量工作评价体系方面,组织开展了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质量高地”战略研究、城市质量竞争力分析、城市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等工作,为如何评价西安发展质量,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如今,“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发展共识,逐步融入和落实到全市各个环节,“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西安的创建工作,我想就是:以先进理念引领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验收组组长张纲说。
以先进理念支撑基础建设
在加强法治支撑方面,西安市探索制定《西安市质量促进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技术机构、消费者、社会组织和政府等五方主体的质量促进权利、责任和义务。
在推进标准化工作方面,《西安市关于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2012—2020 年)》的出台,将标准化工作融入到重大产业发展规划和意见之中,企业独立或参与制定ISO/IEC国际标准占全国总数的近20%。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7项国际标准,是我国拥有IEC国际标准最多的企业。
在完善计量体系方面, 颁布施行了《西安市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创新开展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赋码管理工作,为全国强检计量器具科学有效规范管理探索了一条新路。
在加强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机制建设方面,投资3.8亿元完成西安市“两院一中心”建设,全市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计量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省市级各类质量公共服务机构386个,参与国际互认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115个。
以先进理念谋求创建实效
通过开展创建,西安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经济运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
2014年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3%,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7.2%,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8%。
大中型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获“鲁班奖”4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1项,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分列第4和第1位;地铁二号线工程荣获2014年度“全球杰出工程”大奖。
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分别达到82.6和82.2。
渭河“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完成,治污减霾取得一定成效。
2014年西安市生产总值增速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发展速度稳居第一方阵,国际化大都市实现度为75%,小康社会实现度为94%。
质量工作还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品位,同时也增强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百姓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以先进理念建设质量文化
在群众参与质量工作方面,坚持37年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市委、市政府不断为企业、为QC这样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助力。每年召开全市QC优秀成果发布表彰会、现场观摩会和培训交流会,被企业誉为每年一度的“质量运动会”。目前,西安市企业常年活跃在生产经营一线的QC小组已有23000多个,10万余人。仅2014年,全市3869个QC小组提出合理化建议8854条,成果率达到93%,创造经济效益1.24亿元。
在质量宣传方面,凝练并弘扬“承古开新、向上向善”的西安城市质量精神,开通全国首个“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微信平台”,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氛围。
在质量教育方面,充分挖掘城市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质量发展人才培育体系。一方面从娃娃抓起,使质量知识从进学校到进教材,从搞活动到必修课。另一方面突出“蓝领质量教育”,共建质量教育培训基地;开设质量大讲堂,普及“质量知识”;举办质量管理高级研修班和培训讲座,提升领导“质量素质”。
以先进理念促进全民共享
验收组认为,西安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配合、企业承办”的模式,重点打造以“放心早餐”为代表的一批民生工程,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品种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坚持管理“六统一”、采购“五必须”、产品“四不用”,放心早餐每天解决 50 多万市民用餐问题;放心粮油销售量占居民粮油消费的 80%;放心馒头日上市量占到全市日销售量的60%。同时,还从解决群众关心的“住、行、娱”等问题入手,广大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成立西北地区首个“96333”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监控中心,实现电梯困人故障的快速救援,让市民用得安心。采取四类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及发放租赁补贴等多种保障方式,解决了 40余万户、约 130 万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截至2014 年底,全市共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54.7 万套,让市民住得舒心;实施绿色、低碳、环保交通工程,建立公共自行车站点与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四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先后投放公共自行车 30000 辆,让市民出行省心。西安市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广大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质量强市没有终点
西安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处于丝绸之,路新起点,“十三五”期间西安的城市核心战略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检查组表示,西安要实现这些战略目标,质量工作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对西北地区甚至全国的质量事业形成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阶段性的工作,西安在此前做了大量探索创新,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不是终点。
西安要在城市战略发展规划中进一步突出质量要素,注入质量强市的更多举措;要着眼于对制度创新的完善构建,建立质量强市的长效机制;要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同时注重打造开放型西安经济。推动西安质量工作深入健康发展。通过继续抓好质量工作,实现有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早日实现国际化大都市和丝绸之路新起点城市建设目标。
新闻推荐
2015年12月12日,由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主办,西安市商务局、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环球时报》社、环球网、瞭望周刊社、发改委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CCTV证券资讯频道...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