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愈加严峻的国内形势,2016年将是中国宏观经济探底的一年,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可管理性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再定位。
判断一:世界经济将进入新平庸时代
导致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全球经济面临“两大利好”——2016年全球经济将继续面对原材料低价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二是“三大利空”——一是发达经济体需求平稳,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建设速度放缓导致的对大宗产品需求停滞,二是发达经济体投资平稳、以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受债台高筑、成本攀升、人口老龄化、投资动能减弱等因素影响,全球投资需求降低,三是全球投资及大宗商品需求不足带来的国际贸易增速下降;第三是全球经济面临“四大风险”——一是石油价格战导致部分国家偿债能力减弱,造成金融危机,二是为扩大出口导致的竞争性货币贬值,造成外汇市场动荡,三是美联储加息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资本逃离新兴市场,四是地缘政治影响加大,各国内外经济政策高度政治化。
从全球经济所面临的“两大利好”、“三大利空”及“四大风险”来看,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利好因素微弱,一旦全球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的力度超过利好因素,全球范围内的温和复苏可能转向温和衰退,如果防控风险不力、甚至未能管控好分歧,也有可能形成快速传染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最大可能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与克制下,迎来世界经济新平庸的一年。
判断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微降
2016年GDP增速将在6.8%左右。2016年国内经济下行的主要压力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国内投资将回归常态,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保持在10%左右;二是出口降幅收窄,预计2016年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0.3%和3%,降幅比2015年有所收窄,但负增长几乎成为定局;三是国内消费趋于平稳,201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率9%,增速平稳;四是工业产能过剩,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万亿元,同比下降1.7%。重点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还在低谷徘徊,尚未看到明显反弹的迹象;五是资本“寒冬”,2015年9月,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比例上升至1.59%,比去年同期上升0.43个百分点,普遍预期未来不良贷款率会继续上升。因此,一些银行贷款投放可能变得更加谨慎;六是房地产库存高企,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还有69637 万平方米,现房去化周期长达23个月。
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国内经济也将面临六大利好消息。从政策端来看,一是前期调控政策延时发力,2015年前三季度8000亿元基建投资、宏观调控措施应该在2015年4季度至2016年上半年开始显现出更为积极的效果;二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中央明确提出要“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动议提高至3%,2015年2.3%提高到3%,0.1个百分点增加650亿元支出,新增4500亿元财政支出;三是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预计2016年央行将继续采取1-2次降息、降准等宽松措施是大概率事件。从市场端来看,利好消息一是企业减负轻装简行,2016年起我国有望通过“营改增”、适当减少特定行业企业所得税、减免收费等举措为企业带来数千亿的税费减免利好,我国将通过深化金融改革解除金融抑制,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房地产销售加快,基于十分宽松的政策预期,预计销售依然能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销售额增速为10%左右;三是新的增长点异军突起,服务业增强有效供给、战略新兴产业逆势发展、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等经济增长亮点都为中国经济的后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从总体来看,2016年经济增速的缓中微降,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在此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这轮探底的趋势与时间,探底的深度与幅度。
从2010年1季度到2015年3季度的23个季度中,中国季度经济增速由11.9%波动下降到了6.9%,增速降幅超过42%。因此从短时期来看,国内经济的探底是以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发展,2-3个季度内没有企稳回升的可能。
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来看,2014年1月份至今CPI指数一直在3%以下徘徊,2015年10月和11月CPI指数更是一路跌破2%;而与此同时PPI指数从2012年2月起更是连续45个月为负,2015年8—11月4个月的PPI指数均值为-5.9%。
从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的这次探底在“十三五”期间的震荡幅度有望逐步减小。历史上,经济波动较大是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共经历了1961年、1968年和1976年三次较大的下跌;改革开放后,2015年之前我国国内经济共经历了1981年、1989年和1999年三次较大的增速下跌。以五年计划来划分中国经济的走势情况的话,我国自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共经历了5种形态的经济增长:一是“八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反弹后高位运行;二是“九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高开低走;三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一路上扬;四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高开低走;五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一路探底。对于“十三五”而言,“十三五”经济增长走势是不断探底,底部平稳的L形,还是触底回升的V字形,抑或是围绕均值上下波动的W形,将取决于三个不确定因素:一是国际经济政治大环境;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意图与决心;三是国内结构性改革执行力度。
判断三:煤炭价格小幅震荡,整体低位运行
观察2005-2015年煤炭价格长期变化趋势,基本上已经回到2005年,甚至低于10年前的煤炭价格水平,我们认为10年周期性回落基本形成。
从近期来看,2013-2015年,国内煤炭平均价格呈现出3年3个台阶式下跌,屡创新低。但2015年末没有像2013年、2014年翘尾回升,可能意味着2016年将加快探清真正底部。
2015年以来,全国煤炭产过于销的局面持续,但产销基本保持相关性增减的趋势。但是2015年7月以来,尤其是11月以来产量继续攀升、销量波动下降出现偏离趋势,我们认为少数仍有利润空间的企业存在以量补价现象,价格拐点仍未出现。
2016年,部分仍有利润的煤炭企业通过以量补价造成的价格小幅探底,其空间十分有限,季节性需求小幅上扬昙花一现,都难以改变整体上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煤炭价格整体将保持低位运行。
判断四:石油价格温和回升,整体低位波动
2015年7月份,国际石油价格刚刚反弹到60美元左右,但沙特等拥有利润空间的生产商坚持不限产,甚至进一步增产,下半年再次回落到40美元以下,截至2015年12月23日,全球石油现货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波动。从全球主要产油国产油和运输成本来看,目前仅仅只有沙特阿拉伯、中东其他产油国及俄罗斯的近海油田石油生产成本及运输成本合计小于30美元,石油价格在30美元/桶时仍有利润空间的仅有全球产能的20%,只有沙特以及其他中东国家微弱盈利,我们认为这是石油价格战的反弹点;而当石油价格在40美元/桶时仍有利润空间的产能将达到全球产能的39%,我们认为这是石油价格战的维持点。
整体而言,在全球石油整体供应过剩、需求放缓的基本面下,以欧佩克、美国、俄罗斯为主角的石油市场份额之争在2016年可能迎来进一步深化。30美元左右的原油现货价格,意味着除过少数几个国家外,大多数产油国的高额亏损,而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的战略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这种非经济行为难以持续。而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页岩油2016年大概率减产(日产量或减少50万桶),温和回升的油价是一种试探性行为,将给各个博弈方面存留悬念。
判断五:房地产加剧分化,进入调整转型期
2015年1-10月,北上广深商品房销售增长52%,同期全国前40大城市增长23%,而全国只有7.9%。分化的背后,房地产问题实质是结构问题。从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三类分化:一是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分化,一线城市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二是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的分化,特别是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增长较快;三是优质地产与低层次地产的分化,优质地产将继续受到市场的追捧。
(作者系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特聘专家、陕西永秀智库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杨)2015年,市妇儿工委向社会承诺为全市妇女儿童办好十件实事。记者日前获悉,承办实事的成员单位根据统一的部署和要求,强化管理、提升质量、克服困难,及时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年...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