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水环境的好坏,与群众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近日,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年内全部取缔10类小企业,争取到2020年,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6%以上。今年起陕西省将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
2020年渭河水质
56%以上达“优良”
根据控制指标,到2020年,渭河、延河、无定河等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6%以上。各设区市、韩城市及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且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下。全省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控制在15%以内。
到2020年,渭河干流除西安新丰桥断面外的咸阳、西安、渭南所有断面均达到Ⅳ类以上水质,支流均达到或优于Ⅴ类水质。到2030年,关中地区,渭河干流所有断面力争达到Ⅲ类水质,支流均达到或优于Ⅳ类水质。
到2030年,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渭河水质达到或优于水功能区划要求,水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各设区市、韩城市及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明年西安市建成区
基本实现污水全处理
取缔重污染“10+3”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2016年底前,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10类和皂素、冶金、果汁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到2017年,西安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其他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建成区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
污泥无法有效处理一直是渭河治理的“顽疾”。陕西省将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取缔,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各设区市、韩城市及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
陕西省同时还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到2017年底前实现非汛期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到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西安市建成区在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今年起定期公布
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
陕北和关中地区要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到2020年,陕北、关中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陕西省将暂停审批其建设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并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到2020年,关中和陕北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
陕西省将每年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未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联合调查和移送机制,惩治和防范环境污染犯罪。
此外,陕西省将健全渭河流域水环境污染考核补偿机制。2016年起,在汉江、丹江流域实施水环境污染考核补偿;2017年起,在延河、无定河流域实施水环境污染考核补偿。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从10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285.5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14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980.5对,占比超过六成。...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