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省加快建立和发展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今年底,将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实体服务平台一站通、专线服务平台一线通、网络服务平台一点通。
据省司法厅副厅长田萍介绍,陕西省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全省的建设目标。通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了由分散提供法律服务向集中、一站式提供法律服务的转变,由提供单一的法律服务向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法律服务的转变。西安市主动创新,面向社会招聘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鼓励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在职或退休人员、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师生等社会人士投身公益性法律服务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为乡镇(街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法律顾问,充实法律服务队伍。
田萍表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已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下一步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组织网络全覆盖,实现实体服务平台一站通。建立健全省、市、县(区)、镇(街办)、村(社区)“五级联动机制”,明确职责,以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管理协调枢纽,重点打造乡镇(街办)一线公共法律服务站综合平台,全力推进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健全完善便民服务工作机制,设立便民服务窗口、联系点、工作站,拓展服务申请受理渠道,简化受理程序,推动建立为老、弱、病、残等当事人服务的绿色通道,着力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有效满足城乡基层群众公共法律服务新需求。
同时,推进“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专线电话整合优化,实现专线服务平台一线通。全省“12348”法律援助专线将逐步整合优化为公共法律服务专线,除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外,扩充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等咨询服务功能,派驻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专人值守,为贫困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服务。
另外,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服务平台一点通。按照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建立全省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打通省、市、县、乡信息化通道,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利用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远程服务手段,拓展公共法律服务新路径,引导大中城市优质法律服务资源通过网络咨询、答疑、培训等形式直接服务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远程实时公共法律服务。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研究贯彻省委“三项机制”具体措施 讨论国际港务区托管街办等有关事项 魏民洲主持会议
本报讯(记者郭欣)7月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讨论市政府党组关于国际港务区托管灞桥区新筑新合街道管理体制方案及移交工作方案,研究西安市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