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管理 情注教育树英才
访西安市大明宫中学校长韩丽萍
西安市大明宫中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特色强校”为主线,凝聚特色,创新发展。作为区域教育共同体召集单位,其依托中小幼共建共强工作机制,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区域交流合作,通过打造高效课堂,推动内涵发展,弘扬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联动共享,为新城教育改革与发展增添了创新活力。
据韩校长介绍,为了创新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学校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各类公开课为展示平台,以教学特色评价为手段,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四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开放日”和“中青年教师汇报课”评比展示活动,邀请区域教师、教育专家、家长听课、评课,“跨线”、“跃域”进行业务能力交流。
此外,学校也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创新摸索出富有特色的“四维教育模式”。韩校长表示,“四维模式”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生命觉醒,点燃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学校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素养与能力,促进学生高素质发展,为学生终身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提起学校的特色社团活动,韩校长这样告诉笔者:“学校现有各类社团13个,航模、海模、音乐、美术、书法、国学、文学社、学生会和志愿者协会,还有举重、足球、田径、篮球等。学校航海模型社团、航空模型社团连续三年荣获西安市团体第一名,2016年获得了西安市航海模型九个项目的七个团体第一名。学校举重队连续多年在陕西省、西安市举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打破省记录。2016年在西安市青少年举重锦标赛上,荣获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学校美术、书法、音乐、文学社、学生会等社团工作越来越成效显著。尤其是学校的传统特色项目美术社团,其学生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比赛,获得金奖、银奖等。” 刘晓庆
“低进高出”育英才
访西安市华山中学校长张永全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诠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科学精神以及实践创新也为新课程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生命。
采访中,校长张永全表示,华山中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多年来一直秉承“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精神的华山学子,形成“全面发展,弘扬个性,培养特长,注重品质”的华山教育内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念落实在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上,落实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构建上,落实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最科学、最高效的平台。
华山中学近几年教育教学成绩连年攀升,主要得益于学校的严格管理。严格体现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体现在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上,体现在学生仪容仪表的要求上,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的管理上。但学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更注重的是科学的管理。科学体现在学校对学生认知的研究上,体现在学校对于学生潜能的挖掘上,体现在学校对于学生特长的发挥上,更体现在学校对于学生个性的尊重上。
“我们深知,我们培养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是具有鲜活特点的人。”张校长这样告诉笔者,“因此,我们的老师时刻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用全新的学生观、课堂观、教材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培养出彰显个性、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的人才,使得一批批学子在华山中学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体验了学习成果的喜悦,实现了人生的跨越,华山中学也因此获得了‘低进高出\’的赞誉。”
刘晓庆
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徐崇军
37年的历史,37年的奋斗,37年的厚积薄发,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西安市全面实施课程改革以来,附中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西安市课程改革的领跑者,两次荣获西安市新课程改革先进单位。
学校中高考成绩优异,多名学子在省名列前茅,本科录取率进入省市前列。学校素质教育硕果累累,涌现出全国比赛冠军,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种竞赛中获各等奖项数百余次。
开设了精英国际课程班,为优秀的高中生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毕业后同时获得国内高中毕业证书和美国高中毕业证书,为有意赴海外留学的学生开启通往世界一流大学乃至世界顶尖大学的快捷通道,为学生毕业后进入海外高校深造做好学术、语言、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
2013年9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础教育集团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报请相关人民政府批准后成立,行政接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直接领导,业务接受省、市、区教育部门的领导,下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太白校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太白校区小学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幼儿园等单位。现如今已与悦美国际置业公司成功签约,合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悦美分校”,2015年9月正式开学。与雅居乐地产合作办学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雅居乐分校”也拟于2016年9月开始招生。
学校设立了中考、高考优秀奖,每学期综合及单科奖学金等多种奖项,以奖励在学习、高考、中考、竞赛、书画、体育、文艺等方面成绩优秀的学生。 朱哲
潜心施教 不拘一格育人才
西安市第十中学校长 王周敏
市十中强化管理,以“制度”为准则,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实行量化考核、科学管理,每学期在师生中评选十几类先进,感动校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层出不穷,全校上下凝神聚力,风清气正,教职员工创先争优,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空前浓厚。
以“名师”为先导,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三十余位老师分别被授予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名师称号,并获得名师津贴。
培养特长,以“社团”为依托,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学校成立了十余个学生社团,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公益、体育五大领域,社团活动参与率可达到学生总数70%,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艺术潜质,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社会效果,实现了“实施素质教育,激活学生成长内力”的育人目标。
市十中潜心德育,以“环境”为抓手,注重无声之处育人,校园环境优美,典雅的苏式建筑风格,体现着学校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内一草一木增添了律动和活力,一窗一墙无声地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和举止!
付出总有回报,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十中学生健康阳光、快乐成长,十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中高考成绩均有大幅提升!2016年理科一本上线人数 121 人,一、二本上线人数224人,文科一本上线人数42 人, 一、二本上线人数76人;全校一本上线率50.9%,一、二本上线率95.3%,本科上线率100%。
新的时代特点又向西安市第十中学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十中人必将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朱哲
敬畏教育规律 坚守教育理想
访西安市航天中学校长徐世锋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心灵与个体的自由。”作为坚守讲台三十多年的教育人,这是徐世锋校长的一种坚持和守望。
采访中,徐世锋校长说,学校应该坚持把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机会还给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并尽其所能发挥、满足不同学生的志趣,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让他们通过在学校的生活而更快乐、更健康、更优秀。
为此,学校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并以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思想来管理学生社团。全校现有“宇飞”航模社、陶艺雕塑社、3D打印创客社、宇花文学社、书法社、舞蹈社、动漫社等30多个学生社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激励每个孩子结合自身特长,全面健康成长;坚持开展“成长记录袋”展示评比,使他们体验到成长的收获和快乐。
围绕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工作,学校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开展了星级班级评定和奖励工作,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生评优奖励方案改革,设置了“勤学好问”、“卫生维护”、“爱护公物”、“诚实守信”、“实践创新”、 “体育锻炼”、“美德善行”、“持续进步”等15项“校园之星”,不以分数定优劣,肯定每个学生优点和价值,使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徐校长强调,对孩子的成长认同与尊重,就要给孩子们提供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就要赋予孩子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盈的力量,让他们能够过上一种快乐而幸福的学习生活。 刘晓庆
强化队伍建设 丰富文化内涵
西安市黄河中学党总支书记 杨亚锋
西安市黄河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坚持 “承责、知辱、 健体、崇学”校训,以“教研育师、科研兴校”为目标,狠抓梯级名师队伍建设、打造品牌教师,提高创办名校实力,形成了黄河中学特有的名师品牌队伍。
由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安市教育局分别在学校建立了新城区唯一的“陕西省首批名师工作室”和“ 西安市首批名师工作室”,由全区唯一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马骏为主持人;建立了由特级教师宋文祥、曹太有为负责人的“共建共强特级教师工作室”,同时拥有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学科带头人、西安市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20余人,逐步形成了学科分布广泛、年龄组成合理的学校梯级名师队伍。发挥学校作为西安市小课题研究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学校领导率先参与课题研究,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各层次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表科研成果,促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全校教师积极参加省市课题成果、教育教学大赛等评比,成绩优异,既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又扩大学校教育科研在市区的影响力。
在新城区教育局“共建共强”工作机制的有力引导下,恪守“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的育人理念,创建高品质的精品学校。积极打造“真、精、实、新”校园文化,真:即真实、真诚、诚信;精:即精细、精美、精品;实:即实干、实事、实效;新:即改革、创新、卓越。
学校聚全员之智,凝全校之力,不断精湛教师队伍,创新管理思路,传承“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高考成绩取得连年攀升。 朱哲
新闻推荐
一直以来,“上不了高中,就去读中职”都是很多考生在中考失败甚至落榜后的保底选择。但事实上,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转变,中职学校已不再是普通高中的补充,更不是传统意义上...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