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希望铜川的中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学 ———铜川市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侧记

来源:商洛日报 2016-07-23 22:3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袁欣

7月15日,从省高考录取现场传来喜讯:在高考国家专项计划首批录取中,铜川本地培养的市一中文史类考生李晨光以648分被北京大学文科试验班类录取,耀州中学理工类考生宋晨航以695分被清华大学机械类专业录取。两名考生同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一举刷新了2008年以来北大和清华同时录取商洛市考生的纪录,成为近几年商洛市抓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多样化特色化办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李晨光、宋晨航这两名学生从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在铜川就读,今年他们同时被北大、清华录取,这一成绩证明———不必耗费巨资、背井离乡地去外地上中学,铜川自己的学校一样能把学生送入全国一流高等学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曹远勃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非常自信而又坚定地对记者如是说。

优质生源流失之痛

曾几何时,每当中考过后,铜川成绩好的考生就开始打探消息,谋求去西安几大名校上学,想要“孔雀东南飞”。这一现象曾经愈演愈烈,就连一些成绩并不冒尖的考生家长也跃跃欲试,效仿跟风,一时间,孩子在西安上学似乎成了有脸面、很时髦的事。据统计,近5年来,中考后铜川前10名学生留在本地上高中的寥寥无几,前50名中有一多半选择在西安几大名校就读,前100名有近70%的学生选择在西安就读。仅以2013年为例,当年中考前10名学生就有9名去了西安,前50名学生就有40名去西安上学,465分以上的前129名学生有72名去西安就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013年去西安等地市就读的学生高达398人!

这一动向让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中学校如坐针毡,惴惴不安。这一现象让人震惊、令人痛心,发人深省!它再次明确地警示铜川教育人,铜川的优质生源正在严重流失,铜川的高中教育令人担忧!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一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追求名校、名师,舍得为孩子投资,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因而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外地上学,有的甚至从小学起就让孩子去西安就读;二是反映出商洛市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与兄弟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部分家长对商洛市教育情况,尤其是高中教育不了解,不信任,盲目随从,攀比跟风。

全力抓好复课打好教育“翻身仗”

“优质生源外流,固然有家长认识上的偏差,但主要还是我们自己的高中教育不强不优,学校办的不如人!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教育内部做起,从各高中学校抓起,逐步改变这一现象。”市教育局局长杨建波曾经这样说。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中学校就开始动起脑子,沉下身子,潜心从改变自己、做强自己做起。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培训提升教师水平。“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2830万元,实施了普通高中校舍改造项目,市一中、耀州中学、局一中、同官高中四所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下工夫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每年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的教师均在4500人次以上。市县两级也加大了高中学校评估奖励力度,对高考成绩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予以重奖。此外,每年高考结束以后,商洛市就会及时召开高考质量分析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征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层面对当年高考成绩的评价和对高考形势的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汲取教训。

市教育局局长杨建波告诉记者,市、区县教育局都把高考作为每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想方设法为高考保驾护航,全力抓好高三教师培训,提升复课能力。他们千方百计邀请全国及西安名校知名教师来铜川进行学科复课备考专题讲座,对每门课程考哪些内容,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是什么,每个知识点要考到什么程度进行解剖式的专业指导与引领,提升了各科教学水平,使每门学科都强起来,为孩子们打下坚实基础。他们组织开展高三暑期教师业务培训会,召开全市高考复课经验交流会,发挥好商洛市高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制定印发全市中考高考复课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学校提高复课效益。深入研究,把握中考、高考命题动向;加大调研视导力度,促进复课科学化、高效化。特别是加大了高考研究力度,提高复课的针对性。要求高中老师要认真研读全国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针对试题新变化及时调整复课教学策略;研究近几年全国卷、陕西高考真题,努力增强复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不同层面学生的研究力度,力争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大的进步。

各高中学校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力争高考上台阶,出效益。学校领导以身作则,亲临高三年级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活动,指导高三复课工作;制定学科复课计划,及时总结阶段性复课经验,查漏补缺;在复课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分层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努力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跟得上,成绩有效提高;免费为偏科学生补课,将偏科学生与任课教师结对,给任课教师加任务、压担子,力争使偏科学生高考时弱科不弱;花大力气抓临界生的转化工作,力争让更多的学生进入二本线;加大学生心理辅导调适力度,让学生能正确面对压力,变压力为动力,用良好的心态迎接高考。

耀州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赵教育表示,在铜就读的学生中大部分都是成绩普通的学生,因此要让这些成绩平平的孩子高考逆袭,在学业上是不能有短板的,每一门课都必须强,这就要求每一门的代课的老师都不能弱,各科都要齐头并进。

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根据“木桶理论”,决定考生分数高低的不是优势学科,而是薄弱学科。正是有这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有这样一批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优秀教师群体,才会有商洛市高考质量的不断攀升。

令人振奋的改变悄然发生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中学校,以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铜川的高中教育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深刻变化,商洛市高考二本上线率逐年提高,稳中有升。与此同时,原来部分家长那种觉着“隔锅饭香”,孩子只有出去到外市上学,成绩才能大幅提升,才能读名校,而留在的铜川当地就读的学生,就只能在家门口“混日子”,将来考入一般的大学的认识也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从而,有的家长把在西安上学的孩子又悄悄转回了铜川。

不比入口生源,只比教育加工能力。今年按在铜报考考生统计,全市文、理科一本上线1197人,其中文科187人、理科1010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为2294人,上线率为37.43%,较去年增长2.77个百分点,三批本科以上上线人数为3867人,尤其是四所省级标准化高中成绩喜人。

市一中北校区二本上线729人(文史类187人,理工类542人),上线率59.90%,较去年增加7.47%;市一中南校区二本上线339人(文史类107人,理工类232人),上线率34.14%,较去年增加4.17%。

耀州中学理科精品班高考上一本线率100%,该班600分以上22人。高考二本上线732人,实验班理科一本上线率80%,文科上线率47%。

同官高中高考二本上线103人,较上年增加24人,增长30.4%;体育与艺术类本科上线34人,较上年增加4人,增长13.3%。

局一中2013年录取中考成绩496分以上学生161人,今年高考二本上线230人,成功实现了“低进高出”的育人目标。

其实,这次被北大和清华提前录取的这两名学生,他们当年的中考成绩并没有今年高考这般引人注目。2013年,宋晨航中考579分,位列全市第41名;李晨光578分,位列全市第45名。当年中考成绩远高于他们的学生,大部分选择去了外地读高中,但这些孩子到外地就读后,除个别学生外,其他人却并没有考出比宋晨航和李晨光更好的高考成绩。具体来说,2013年,全市中考前50名去外地就读的40名学生中,今年高考文科考生成绩高于李晨光的仅有一人,理科考生中没有一人高于宋晨航。

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其实,当年中考成绩公布后,也有西安的一些学校向宋晨航和李晨光伸出了“橄榄枝”,但他们却都因多种原因权衡再三后,放弃了去外地读书的机会。

后来,他们渐渐发现,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宋晨航在回忆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时说:当我成绩波动、情绪低落的时候,老师们比我还着急,他们没少找我谈话,和我谈心,给我鼓励。当我成绩有进步的时候,老师同学家长也会及时给我鼓励,给我温暖,给我爱心,让我感觉有那么多人在关心我,我就要更加努力学习,加油赶上。我想,如果当时是在西安的重点高中,老师恐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照每个人的情绪变化吧,同学之间忙于自我提升,那种令人窒息的无声竞争,也不会有人在乎别人的成绩变化和心情是否愉悦,就连家长也是鞭长莫及,哪里知道我的快乐和烦恼!况且,我们学校老师的水平都很不错,这两年的高考成绩非常突出。从现在来看,我当初选择在家门口上高中是“适得其所”!

李晨光告诉记者:“那年中考的成绩虽然还不错,但没有发挥到正常的考试水平。这次失利对我打击很大,上高中后,通过高中老师的不断鼓励我终于又找回了自信,老师们用满腹的学识满腔关爱日益充实了我的头脑。老师就像一个摆渡人,用一叶扁舟把我送到了理想的彼岸,让我圆了梦寐以求的北大梦。现在回想起来,我选择留在铜川求学的决定是对的!”

宋晨航的班主任吴刚和李晨光的班主任吴铜运都表示:“这些非名校‘低进高出\’的高考成功者,告诉大家不一定到外地就读才能考上好大学,最适合自己学习规律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这些留下的学生们被学校、老师当成了“宝贝蛋”,从早到晚关怀备至,给他们抓竞赛、加强单科教学……学校、老师不计成本地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些孩子。高中三年,勤学苦读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不负众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了母校、老师和家长。

一人离家求学 全家生活紊乱

多年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总认为在外地上中学好,其实谁都知道,在外地念书弊端多多,尤其是那些在外地上学的孩子的父母,更是深有感受,苦不堪言。首先是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在外就读,一学期学费约为8千元,一年就是1.6万元,租房一年需要1.5万至2万元,再加上吃饭、两地奔波的车费等生活花销,一年需要5万至7万元不等,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第二是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因为孩子在外求学,父母要无奈的开始为期数年的“双城生活”,他们每周要在铜川和西安之间往来奔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有的还累及到爷爷奶奶,老人也不得不跟随陪读;第三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不正常。有些孩子在上小学时就被送到外地读书,孩子过早地离开父母,离开亲人,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情感培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缺失,有些孩子以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过于自我,情商不高,不善与人沟通相处。作家王朔在《给女儿的信》中说,小时候父母因工作脱不开身,常常是几个星期才接一次。他当时就觉得自己不是爹妈生的,而是“政府生的”,直到中年还耿耿于怀,跟父母很生分。

“一想到我既当爹又当妈,家里竭尽全力供孩子到西安读书,我就恨不得孩子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给孩子的压力也特别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小学六年级时自己就去西安陪读,这一陪就是7年,直到今年高考完才松了口气,也终于结束了全家两地分居的日子。7年里,这个家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辛,爸爸一到周末就匆匆忙赶往西安,周日晚上又赶回铜川。家里只有爸爸一人挣钱,为了供孩子到西安读书,他们省吃俭用,一直勒着裤腰带过日子,生活苦不堪言。许多在西安上学的孩子家长都有如此深切的感受,他们几年来过着家不像家、日子不像日子的生活,身心疲惫,但“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让他们痛苦无奈的忍受,但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月是故乡明 酒是故乡醇

从2013年起,商洛市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被列入陕西省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名单,凡是本人及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商洛市贫困区县连续三年以上户籍,本人在户籍所在区县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在注册高中实际就读满三年就能够享受国家专项计划,在高考招生中,他们比在外上学的孩子多一次选择的机会。相比之下,同样作为贫困地区的学生而在外地上学的学生,就不能享受这个政策,没有这个优惠了。

要选择不放弃自己,让自己充满自信的学校,选择自己受重视,得到关注的学校,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虽然外地的名校在师资、环境等条件上有一定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在普通中学就读就考不上好大学乃至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大学。市一中副校长屈琦说:对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来说,在普通中学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潜能更容易释放,发展的空间会更大。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赵忠心曾说,未成年孩子对家庭、父母非常依恋,强行隔断父母子女亲情是很残酷的。孩子对父母最大的期待就是爱心和陪伴,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固有的优势,要密切父母子女亲情,家长就必须要多付出,在孩子身上有尽可能多的切切实实的感情投入,子女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亲子关系才会密切和谐。因此,如果孩子基础不错,父母又都在本地工作,让孩子在家门口的学校念书,对孩子的成长会更好!

在结束本次采访时,省高考录取现场再次传来喜讯:2016年高考,铜川共有4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其中,除过市一中考生李晨光、耀州中学考生宋晨航之外,另外两名是在西工大附中和交大附中就读的铜川籍考生。试想,如果当年全市中考前10名、前50名的学生都在户籍地铜川上三年高中,那么今年高考铜川将有10名8名考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也不是没有可能!看到这个信息,记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新闻推荐

玄奘与玉华宫

楚少辉一玄奘(600-664)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是国务院新闻办推选的中国古代文化圣贤之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文化伟人。鲁迅先生称其为“民...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希望铜川的中学生都能在家门口上学 ———铜川市高中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侧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