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连载五十七———第五章《白鹿原》问世四、《白鹿原》的出版

来源:阳光报 2016-07-26 21:36   https://www.yybnet.net/

1992年早春,陈忠实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启治写了信,告诉他《白鹿原》的写作已经完成,修改也将于近期完成,稿子是送到北京还是出版社派人来取,请何启治定夺。

关于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何启治写信的时间有些问题。陈忠实曾回忆说,他是在1992年“公历2月下旬的一天”收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新闻,然后给何写信,这里时间记忆有误(见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第149页)。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的1月18日至2月21日,但此消息当时并未立即公开,媒体亦未有报道。“南方谈话”不久,党内曾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对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的言论进行过传达,但媒体很长时间没有公开报道。直到3月26日,《深圳特区报》才在一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从次日开始,全国一些省市区的主要报纸陆续转载这篇通讯。30日,新华社正式向全球播发了该文,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播发了邓小平“南方谈话”。31日,《人民日报》转载了《东方风来满眼春》。而圆月下旬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出时间,没有找到。根据以上时间判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南方谈话”的广播报道似应与新华社同时。2012年4月6日中午,笔者同陈忠实一起上白鹿原参加白鹿书院举办的白鹿雅集,路上问他:“你当年确定可以把《白鹿原》拿出来,是不是肯定是在听了关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广播之后?”陈忠实说:“肯定是听了广播之后。不听这个讲话,当时没有把握;听了之后,才有了信心。”笔者又说到“南方谈话”的公开报道时间与他所谈对不上,他听了以后说:“这样的话,记忆就有误了。”如按陈说是听了“南方谈话”之后才决定拿出《白鹿原》这个时间推断,他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中回忆的“1992年公历3月25日早晨,我提着《白》书的手稿赶往城里”,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高贤均和洪清波的时间也就不准确了。甚至何启治的文章《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何回忆陈在《白鹿原》写完后给他写信的时间是“一九九二年的三月间,我收到了忠实的来信”,应该也不确了。查李下叔的文章《捡几片岁月的叶子》,李在文中引用了陈忠实当年写给他的一些信件,其中一信说:“录自忠实一九九二年三月七日的信——我还在乡下,长篇到最后的完善工作,尚需一些时日。当然,编辑看后的情况尚难预料,我不乐观,所以也不急迫。正是您说的‘挖祖坟\’的题旨,您想想能令人乐观起来吗?”由这封信可知,猿月初,陈忠实还在修改“完善”《白鹿原》,由于出版前景———“编辑看后的情况”“尚难预料”,“不乐观”,“所以也不急迫”。读这封信,至少可以获知两个信息:一是此时显然还没有听到“南方谈话”,所以“不乐观”。直到听了“南方谈话”以后才陡然有了信心,“在广播里听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长篇报道,我非常振奋,我觉得中国肯定要发生改革的新的里程了,于是我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了信,我说到了三月下旬我可以修改完,结果他们很快派人来拿了手稿,所以我永远记得邓小平‘南方谈话\’给我创作的信心”(见2012年2月7日“凤凰网娱乐”,作者:汤博)。二是此时的“完善”“也不急迫”。而听了“南方谈话”以后,“几乎就在这一刻,我便断然决定,把《白》稿拿出手,甚至有点懊悔,此前的修改进行得太轻松太自在了”(见《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第150页)。仔细辨析这里的时间问题,可以看出,由于陈把听“南方谈话”的时间(这个时间有案可查)记错了,又把这个时间说成是其他一系列活动的前提时间,其他的诸如写信、送稿、收信等活动就都对不上各人的回忆时间了。正确的应该是这样:1992年1月29日写完《白鹿原》,“二月下旬”给何启治写信,等何回复期间慢慢修改《白鹿原》,何“三月间”收到陈信,3月25日”把手稿交给高、洪二编辑,三月底准确应该是3月31日在广播听到“南方谈话”新闻,距高、洪二位编辑拿走稿子“大约二十天之后”也就是4月15日以后收到高贤均来信,4月18日洪清波给《当代》杂志写出初审意见。一切的时间都很顺。

20年前的1973年,身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分管西北片的编辑何启治,在读了陈忠实的短篇小说《接班以后》,就约陈忠实将之改写为长篇小说,1984年又在《当代》杂志第4期编发了陈忠实的第一个中篇小说《初夏》,两人20年来互相惦记,联系不断。

在等待出版社回音的间隙里,陈忠实开始慢慢地修改《白鹿原》。

《白鹿原》的前途命运如何,陈忠实这时的心中并没有底,或者说,信心并不很足。他在猿月苑日致好友李下叔的信中这样说:“我还在乡下,长篇到最后的完善工作,尚需一些时日。当然,编辑看后的情况尚难预料,我不乐观,所以也不急迫。正是您说的‘挖祖坟\’的题旨,您想想能令人乐观起来吗?”(李下叔:《捡几片岁月的叶子——我所知道的〈白鹿原〉写作过程》,《当代》1998年第4期)这个时候的何启治,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的常务副主编,他收到陈忠实的信后,交给当时主持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朱盛昌等人传阅。人民文学出版社分管西北片的编辑是周昌义,但是周昌义1986年在西安拿到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稿子,没有读完就自作主张退掉了《平凡的世界》,从而错失了一次茅盾文学奖作品,有此前车之鉴,周昌义也因故推托(参见周昌义《〈白鹿原〉复生和〈废都〉速死》中的自述,载《西湖》2008年第2期),大家商量后决定派人文社当代文学一编室(主管长篇小说书稿)的负责人高贤均和《当代》杂志的编辑洪清波一起去拿稿,并提醒他们不能轻易表态,不能轻易否定这部长篇小说。

高贤均和洪清波二人这次出差的主要任务,是去成都看邓贤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梦》,顺便在西安把陈忠实的稿子拿回。

陈忠实当时还在乡下,何启治把高、洪二人所乘火车的车次告知作协陕西分会,作协办公室的人又把电话打到陈忠实所在的乡镇,由乡镇通讯员把电话记录送到陈忠实手里。陈忠实一看,高、洪二位所乘火车到西安的时间是西安天亮的时候。刚看完电话留言,村子里的赤脚医生扶着陈忠实的母亲走进了院门,说他母亲血压升高,到了危险之数。陈忠实扶着母亲躺到床上,医生给挂上了输液瓶。母亲贺小霞这一年77岁,就此瘫痪在床,陈忠实侍奉左右。夜里,忽然下起了大雪,地上积雪足有一尺之厚。想着要接远方的客人,天不明陈忠实便起身,请来一位乡党照看母亲,他才出了门。积雪封路,他只能步行,走了七八里赶到远郊汽车站,搭乘头班车进城。高、洪二位走出车站时,陈忠实已经迎接在车站门口。把二位贵客带到建国路作协陕西分会招待所住下,安排好食宿,陈忠实说稿子还有最后的三四章需要修改,请二位编辑安心休息两天。他又赶回原下老屋,一边修改书稿,一边管护输液的母亲。(未完待续)

邢小利著《陈忠实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定价:39元。

新闻推荐

中国梦创维梦高端梦创维中国梦系列G7新品发布会

7月22日上午,在西安张家堡苏宁,创维携手苏宁易购一同召开中国梦·创维梦·高端梦暨创维中国梦系列G7新品发布会。在新品发布会上,创维集团陕西分公司总经理王洪勇先生对创维中国梦进行了阐述,以消费...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连载五十七———第五章《白鹿原》问世四、《白鹿原》的出版)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