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连载四十九———第四章“我”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七、《人生》的“打击”与《康家小院》的“新生”

来源:阳光报 2016-07-14 21:38   https://www.yybnet.net/

这一年,从9月18日起,至11月3日止,由秋入冬,陈忠实凭着在反思中所形成的新的创作理念,写成了他的第一个篇幅不大的中篇小说《康家小院》。此作后来在上海《小说界》1983年第2期发表,并获得了《小说界》首届文学奖。需要说明的是,陈忠实写的最早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最长的一部中篇小说,是《初夏》,《初夏》动笔比《康家小院》早,但是《初夏》他写得很苦,几经修改,直到1983年才写完,后刊《当代》1984年第4期,发表也是在《康家小院》之后。

《康家小院》是一部写人的作品。当我在这里郑重其事地说这是一部写人的作品的时候,有人难免奇怪,哪个小说不是写人的?这要把《康家小院》放在当代中国文学一定的历史时段特别是结合陈忠实早期的小说创作来看。“文革”期间及前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小说也写人,但这个“人”并不是小说的着眼点,它是要通过这个“人”阐述某个作者也许明白也许并不十分明白的政治理念或政策观念,借“人”“反映”什么“说明”什么,因此,这个“人”,说重一点,是一个“工具性”的“人”,有一个专门的词称其为“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说轻一点,是一个“伪人”或半真半假的人。陈忠实早期的小说,如《接班以后》《高家兄弟》《公社书记》以及《无畏》等,甚至获中国作协全国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信任》,这些小说所写的人,或轻或重,其作者的着眼点、艺术的着重点并不在或不全在所写的人物本身,而在人物之上或之后的某些关乎政治的、时代的以及党的政策与策略的要求或理念,一句话,这些“工具人”或“伪人”,或者一半是生活一半是概念的“人”,基本上都是“概念化”的“人”。而《康家小院》是写人的,以人为本,人是中心,也是重心。小说的核心人物有四个:农民康田生,康田生的儿子康勤娃,勤娃的新媳妇吴玉贤,冬学教员杨老师。康家小院的故事就在这四个人中间展开。康田生,这是一个老实、厚道、本分的男人,生活教给他的,一是忍耐,二是倔强。所谓倔强,并不是与人过不去,而是硬撑着不被生活压垮。他30岁上死了女人,留下两岁的独生儿子勤娃,靠给人打土坯挣钱,谋算着能续上弦。十几年过去,弦没有续上,儿子勤娃成人了。勤娃也是一个老实、厚道、本分的男人,“生就的庄稼坯子”,也跟着父亲给人打土坯。乡邻吴三看上这父子俩的厚诚和实在,想着这样的人家是不会亏待人的,主动提出把女儿玉贤嫁给勤娃。接着也解放了,新政权建立的同时,康家小院也终于有了女人,一个普通农家的生活自此有了生机。玉贤孝敬公公,心疼勤娃,勤娃爱着玉贤,拼命打土坯挣钱,想着把日子过得更好。新政权给村上派来了冬学教员,教妇女认字学文化,当然,也传授新思想——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也介绍一些外面的世界包括世界上的大事,如苏联妇女和男人一样上大学啦,在政府里当官啦,等等。员愿岁的漂亮的新媳妇玉贤,遇上了圆园岁左右的长着白净脸膛的冬学教员,被其所带来的新生活的气息迷惑,也被其迥异于农民勤娃的文化气质迷住。就在玉贤迷迷糊糊之时,这个冬学教员趁着在康家吃派饭的机会,与玉贤有了私情。面对这样的事,员愿岁的“庄稼坯子”勤娃的反应一是无论如何想不通,二是怒火万丈,康田生则是张皇无措。老实的康家父子在勤娃舅父的劝导下,明白此种家丑只能捂住,然后就只能是忍,继续过日子。出人意料却也符合人物性格逻辑的是,玉贤在挨了丈夫勤娃的打骂、父亲吴三的打骂、母亲苦口婆心的劝导之后,却去找杨老师,希望他能给她一句靠得住的话,她就和勤娃离婚,和“可亲”的杨老师结婚。此时县文教局已经风闻杨老师的问题,正在派人查他,这个宣讲婚姻自由的冬学教员面对天黑来访的玉贤,就显出了叶公好龙的本相,唯恐躲避不及,说他与她不过是玩玩。这里有意味的是,当被启蒙者真的觉醒后,“启蒙者”却以自己的行为否定了自己的“启蒙”之说。小说对玉贤的心理刻画相当深入,她本来是按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生活的,一切都相安无事,但与冬学教员相遇之后,接受了一些文化教育或者说是简单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她精神深处某些沉睡的意识开始觉醒。还没有等她完全想明白一些问题,她就经历了一系列的突然事变,她一下子陷入了亲人的痛责之中。但是她还是坚持按她觉醒后发现的一点精神亮光勇敢地向前摸索,结果却发现是黄粱一梦。经历了这一切,她有所觉悟,觉得她错了,应该悔过。她又去找勤娃,觉得“死了也该是康家的鬼”。玉贤由精神的某种程度的觉醒,到经历了人生的痛苦和迷乱,而后又有所觉悟,历经生活的否定之否定之后,从人生轨迹来看,似乎是画了一个圆又回到原点,其实她是在精神上跃向了新的层面,她看到了生活的本相,也真切地认识到了自己人生的位置。小说是一个悲剧,吴玉贤的悲剧是双重的:没有文化的悲剧和文化觉醒之后又无法实现觉醒了的文化的悲剧。勤娃的情感经历了深爱与大恨,生命情态从勤谨到发狂再到隐忍,都是性格使然,生活使然。所以说,这部小说写的是人,主题则也是人生。

《康家小院》叙事从容,语言特别是人物语言是地道的生活语言,极具表现力,小说准确地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生活态度、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其性格特点,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氛围,那些人物,那些人物的心理和观念,那些生活,都是特定时代才有的,给人一种文学“活化石”的感觉。2009年10月25日,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小说界》主编魏心宏来西安公干,陈忠实晚上在荞麦园请其吃饭交流,魏心宏提起了《康家小院》,称赞这部小说内蕴丰厚,说过了多少年回头再看,还是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如果拍成电影,容量恰好,内容也非常精彩。

陈忠实读了路遥的《人生》,受到沉重的艺术“打击”,从而促使自己进行艺术上的深刻反省与反思,艺术上从而进入新的境界,更上层楼,这也许就是同行之间“竞争”与“激励”的积极结果。(未完待续)

邢小利著《陈忠实传》,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定价:39元。

新闻推荐

新华保险西安中支发起向宁陕油坊坳小学捐赠图书活动

7月5日,“新华保险,爱心在行动”慈善公益活动在宁陕油坊坳小学举行,新华人希望山区的孩子有书可学,拓宽视野,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此次活动,新华保险西安雁塔支公司召集西安市的一些社区中的100名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连载四十九———第四章“我”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七、《人生》的“打击”与《康家小院》的“新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