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东方IC供图
郎平带领女排在北仑集训东方IC供图
更快,更全面,年轻不怕失败
郑璐:刚才我们谈了“郎平现象”,现在我们从技战术角度来分析一下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的比赛特点。
王永成(西安体育学院排球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首先,攻手技术的全面性。女排比赛的特点是,发球、扣球的强度不大,形成的来回球较多,导致女排的队员都要具备很强的进攻和防守能力,一个优秀的世界级攻手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防守队员,尤其是在接发球和接扣球方面。郎导里约奥运会放弃女排队长曾春蕾,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曾春蕾接发球能力一般,在一攻中会被对方盯死,影响一攻的质量,而朱婷和张常宁在进攻和防守方面都很优秀,年轻接应龚翔宇更是因为攻防兼备脱颖而出。因此,郎导执掌中国女排,通过提高队员的技术全面性,长期认真细致的培养,为重回世界一流强队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攻防的快速性。在世界强队的进攻防守当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攻防的快速性,都具备快速的进攻防守节奏。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队,整体的攻防不同于以往,以前只是把快攻战术打快,二、四号位强攻球的节奏并不快。现今不仅要快攻战术打快,还要二、四号的球尽可能打快。使得对方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拦网和找到有效的防守节奏。
再次,队伍年龄结构年轻化。各国女排近几十年来,都走入了队伍成绩上升(年龄年轻化)——鼎盛时期(年龄结构合理)——成绩下降(年龄结构老化)——更换一批年轻队员的循环模式,中国队也不例外。郎平任主教练,首先以超强的魄力更换了大批年轻队员,只留下了魏秋月、惠若琪、徐云丽等几位老队员,同时提出了大国家队的理念,国家队集训召入22人参加,为更多的年轻队员增加了进入国家队的机会。里约奥运会,年轻队员通过多小组赛成绩起伏的磨练,在八强赛对巴西一战中收获了成果。
最后,“女排精神”依旧是我们制胜的关键。当两队的技战术水平差距不大,顽强的作风,敢打敢拼的勇气就成了获胜的关键,中国女排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女排精神”早已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本次奥运会上郎导带领年轻的女排姑娘更是再次传承了这一精神。
郎平训练目击记
郑璐:2021年,我们省承办十四运会。西安体院作为一所专业体育院校,正在向省上积极申办组建参加十四运会的陕西代表团男、女排球队。听说您今年4月份曾专门到宁波参观学习中国女排训练,还拜会过郎平指导。您能不能讲一下所见所闻所感,特别是郎导的训练有哪些特点?
吴长龄:今年4月18日,也是农历三月十二,正是“烟花三月下宁波”的美好时节。在美丽的北仑女排训练基地,我亲眼看到一支美丽的队伍在刻苦备战里约奥运。本该早动手写出来,但我也有担心,怕影响她们训练,怕泄露她们的信息。今天,我把这个功课补上,就想告诉读者朋友,什么叫“没有免费的午餐”,什么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话不多说,我谈一下当天见到的训练实况:
在北仑训练馆,墙上高挂“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备战里约,再创辉煌”“突破自我,成就梦想”等醒目标语。
女排姑娘们早上7点吃早餐,早餐后,来自国外的体能师会带她们通过趣味活动开始放松,8点整正式投入训练。
教练把所有队员分成两组在两个场地训练。网的一边有3位男陪练,他们站在60厘米高的木板平台上,双手举起,作为女排的对手对网这边的姑娘们进行防守。6名女队员,练一传,练“背飞”,练“双快-游动”,练“扣球”,一直练到下午1点。
中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继续训练。训练过程中,旁边助理教练进行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晚上大家主要观看录像,进行伤病理疗。领队、教练和队员谈话,了解队员的心理状态。
训练是比赛的试金石。在训练过程中,我们看到,郎导不时给队员们讲细节,讲注意事项。我还亲眼看到一个细节,队员们轮番练习扣球,扣完球后每个队员不管是朱婷、袁心玥、张常宁,还是当体能教练的老外,都主动去捡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享受特殊待遇。
中场休息期间,怕耽误郎导的宝贵时间,我“很不忍心”地向郎导请教了两个问题。
“您怎么看队员的运动敏感期?”
“每个队员的运动敏感期都比较短,我们每个教练都十分珍惜队员的敏感期,她们牺牲了和家人团聚、进行文化课学习、上网及和男朋友谈恋爱的时间,来到国家队进行训练。我们一定要给她们一点真正的东西,带领她们取得好成绩。这样才能对得起地方队、国家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孩子们,要为她们负责。”
“如果我们陕西组建排球队,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选好教练,不要急着出成绩,切记把基本功打好。”
对于管理队伍,郎平绝对是“严中有爱”,业务上是队员的技术指导,生活管理上他们就像母亲一样关心到一点一滴:女排队员朱婷个子高,但比较纤细,郎平曾自己从美国给朱婷买来大袋蛋白粉,让她拿回河南打联赛的时候喝,帮她增重增肌。还给她买了大号紧身衣,说她腿太长,在国内不好买。
我还向赖亚文请教队伍日常管理,她直言:队员的父母、亲人来看望队员,她允许队员请假出去喝茶、聊天、散步,放松心情,和家人团聚。但有一条,不准在外吃饭,因为要严防违禁食品。
在宁波训练现场,国家队一位干部告诉笔者:女排的管理人性化,但也有规矩。每次从各省调队员集训,队员要把伤病分析、体检报告拿过来,作为进国家队的第一门槛。
这就是郎导,有才华,有气场,低调务实,敢于担当。
本组稿件由记者王瑞采写
新闻推荐
中国女排庆祝胜利东方IC供图郎平东方IC供图编者按在南美大陆首次举办的夏季奥运会落下了帷幕。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感慨最多,正能量最大的无疑是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里约,郎平...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