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峡水电站一角
上午8点多,我们一行人离开贵德县,继续沿黄河东进。黄河自贵德一带离开高原草地,开始在高山峡谷中激荡。
龙羊峡位于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峡口,长40公里,30米宽,坚硬的花岗岩两壁直立近200米高,是建立大坝的宝地。上距黄河发源地1684公里,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公里,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自龙羊峡开始,至甘肃省永靖县,在直线距离三四百公里的黄河河道上,黄河水被一座座大坝多次拦腰截断,分别建有康洋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10多个各类型水电站。黄河上游水电站密集,几乎每隔二三十公里就有一个水电站,可谓是人类对黄河上游的重度干预,当然也是对黄河水的开发利用。
下午3点多,我们一路颠簸来到甘肃省境内,直奔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大型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位于永靖县,县城依黄河而建,位于刘家峡水库下游,这里环境宜人。当地人告诉我们,永靖县城可谓因黄河而生,因刘家峡水库而兴。刘家峡水库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达54公里。 因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
刘家峡水库建成后,尤其是龙羊峡水库蓄水后,两库联合运行,解除了下游宁夏、内蒙古约700公里地段黄河解冻期的冰凌危害。
依刘家峡水库而建的水电站,是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航运、养殖等作用。1958年9月开工兴建,其间经历停工与复工,1974年12月全部建成。坝型为重力坝,最大坝高147米,长840米,大坝下方是发电站厂房,在地下大厅排列着5台大型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为57亿度,主供陕、甘、宁、青等省区用电。可能不少西安市民还不知道,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用电都来自这里的黄河水发的电。
除了发电,刘家峡水电站的建设也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王玉发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46岁的王玉发是杨塔乡胜利村村民,村子紧邻刘家峡水库。5年前,王玉发的家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水库对岸的山顶上,那里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吃的是水窖里积的雨水。带着一家人从山上移民下来后,王玉发和妻子聂林霞在紧邻水库边上盖起了四间新房,饮水直接从水库引。
傍晚7点多,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趁着暮色来到这个农家小院,王玉发和妻子、母亲、儿子都已经在家里忙活着。往年这个季节,王玉发的妻子总是要去新疆摘棉花挣钱的,已经有10多年了,而今年她没有再出门,她说从山上搬下来后,她开了两亩荒地,全部种上了花椒树,从去年起,花椒树开始挂果,她要摘花椒卖花椒,就没再去新疆摘棉花了。让她欣慰的是,这两年花椒的市场行情还不错,一公斤干花椒能卖到100块钱。聂林霞说,去年家门口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交通更方便了,卖花椒也更方便了。
这几年,水库成为景区后,到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王玉发先是贷款买了条游船,一直在库区开船载客,前两年又贷款买了一辆出租车。每天早上,他先是开车从家出发,拉上要去县城的村民和附近的游客,然后到景区上班开船,等下午三四点游客少了下班后,他再继续开出租车。王玉发说,因为气候的原因,每年国庆节一过,到景区游玩的游客就很少了,不用开船了他就开出租车挣钱。 平时夫妻俩忙活生计,儿子则在县城上初中,老母亲也被送到县城照顾他。
王玉发说,他和妻子一年收入有五六万元,但是除去各种开销,一年能剩两三万就不错了,其中儿子上学、租房等就是一大笔开销。
问起今后的打算,王玉发说希望多挣钱,尽快还清买车和买船的贷款,另外就是好好培养儿子,让儿子一定有出息,今后不要像他和妻子这么辛苦。
文/图 首席记者 张志杰
新闻推荐
《天河配》中“仙女们”站立的云端是用凳子和木板搭建舞台下人山人海演员脸上满是汗珠媒婆的扮演者也装扮哪吒和玉皇大帝演员在舞台上跑着更换布景在后台,穿着短袖、短裤...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