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业除了为吴小雨(中)提供学费资助外,还给她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首席记者 张宇明 实习生 张敏 摄
“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是‘援计划\’为我们企业和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之间搭建了一座爱的桥梁。我们也要对这一善举说声感谢”。连日来,本报陆续报道了一批今年刚考上大学的贫困新生的情况,受到不少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关注,他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贫困学子圆梦。
爱心企业纷纷表示想资助学子
昨日,本报报道了贫困学子吴小雨因单身母亲无力承担她的学费,母女俩陷入困境一事。早上八点多,本地爱心企业东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就联系到记者,表示他们愿意伸出援手。
“孩子,贫困没有什么可怕的,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昨日下午,酒店工作人员王女士拉着吴小雨的手说,他们愿意支持吴小雨上学,不仅资助学费,还给孩子提供一份勤工俭学的岗位。等吴小雨上了大学后,他们希望帮助孩子更多。
爱心在传递,令人感动的事不止一例。日前,本报报道了家住长安区的考生何昭莹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面临无法凑齐学费的问题。稿件刊发后,有爱心企业打来电话表示,他们是一家做建筑设计的单位,何昭莹考上的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业对口,他们初步打算资助部分学费,同时给何昭莹提供一份实习岗位。
爱心市民送来善款却不愿留名
“五年前我就关注‘援计划\’了,也参加过你们的爱心活动,我以前也接受过好心人的资助,现在我有能力了,愿意帮助有需要的贫困学子。”一位爱心人士表示,感谢“援计划”搭建了一座爱的桥梁。
近日,更有87岁的徐树贵老人顶着烈日,乘坐公交车赶到报社,请记者将老人的爱心善款1000元,代为转交给何昭莹,并一再叮嘱记者转达,“让娃不要有心理负担,好好念书”。昨日下午3点多,一位姓吴的男士,通过微信向记者转来500元善款,请记者代为转交给贫困学子吴小雨。
8月3日下午,一位姓张的女士手里拿着晚报,顶着烈日来到报社,“我是来替儿子给‘援计划\’捐款的”。据了解,张女士今年57岁,儿子是西安市一名交警,今年29岁,由于工作繁忙,他把2000元交给母亲,委托她到报社送爱心善款。“来时儿子专门交代了,我们就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名字没必要提,希望能帮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记者任娜 实习生李海玉
四种情况 优先推荐
由西安市慈善会、西安晚报、西安真爱投资集团联合举办的2016年援计划真爱慈善助学活动正在进行中,主要资助本市范围内2016年参加高考被国家统一录取的二本以上,家庭困难无支付学费能力、品学兼优的贫困新生。
以下四种情况之一优先推荐: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及少数民族学生;单亲家庭子女和孤儿;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享受城乡低保之外的家庭困难新生;因天灾人祸等特殊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新生。已接受民政或其他部门资助的大学贫困新生不再重复资助。
三种方式 报名申请
报名时请注意,要清楚留下受助人姓名、联系方式、高考成绩,以及家庭简要情况和地址。同时,欢迎爱心人士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电话报名:拨打本报热线88229999
微信报名:关注晚报微报(微信号:xawbwb)并留言报名
邮箱报名:chenghui@xawb.com
西安市慈善会开户行及账号:浦发银行西安文景路支行
72130154800000128
联系人:范女士、沈女士
捐赠热线 :88443165
88868053
新闻推荐
西安市3条公交线路票价重新核定 401和725路 改为2元一票制
本报讯(记者梁璠)昨日,市物价局回复了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重新核定401路等3条公交线路票价”的函。其中401路、725路2条公交车线路由过去进位票制变更空调车票价2元一票制。据了解,401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