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断粮的狗狗,志愿者犯了愁????本报记者陈飞波摄
“真希望有更多爱狗的人,能给我们这里的狗狗捐点狗粮,如果觉得狗粮比较贵,哪怕捐点面粉也行,我们给狗狗蒸馍吃,总要让它们吃饱肚子呀。”昨天上午,本报接到爱狗人士求助电话,而希望被帮助的对象是1800多只狗。
这1800多只狗就养在西安市马王街办108国道旁的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院子里,协会是志愿者们筹建的,所有运转经费全部来自爱心人士捐款,目前处于只花钱不挣钱的阶段。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尽管这里名字叫做小动物保护协会,但院子里生活着的几乎都是狗。志愿者老杨说:“我们现在接触最多的救助就是狗,遇到病残的保护动物,我们给它治疗之后,可以放生大自然。但狗狗不能,他们如果不被养在这里,就会变成流浪狗,将会出现无序繁殖侵扰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
记者现场看到,尽管这里约三成的狗在被送来的时候,自身就存在皮肤病、犬瘟、外伤、残疾等问题,但志愿者们依然对其进行着精心照顾,并根据送来时间进行隔离,在经过隔离排除疫情之后,根据狗的体型、凶猛程度、公母的要素进行隔离养护。
在这里,狗狗是主人,志愿者是服务员。记者现场看到,在过了隔离期、不具备传染性、攻击力温和的狗会被定时分批放出笼子散心。走在院子里,不时有小狗跟在人的身后摇尾巴。
志愿者老杨说:“这里每年租金10万,每个月狗粮至少3万块,我们有7个全职工作人员。而这所有的开支都是志愿者们捐款,就这还不算给狗狗看病的花费。”
记者了解到,要让这些狗狗不饿肚子,每天至少10袋狗粮,每袋40斤,最便宜也要115元一袋,每个月仅购买狗粮至少需要34500元。为了让院子里的1800多只狗狗吃饱肚子,这笔账志愿者们算了无数遍。
有志愿者对记者说:“我们不少人都有工作,花在陪这些狗身上的时间比陪家人的时间都要长,全力以赴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养它们。有一名医生,她百分之八十的收入都花给了这些狗狗。大家也都知道,狗狗的平均寿命都在10年以上,这里平均每年救回500到700只狗。而因为种种原因,被领养的数量还不及零头。从目前运行看,负担起来依然特别累。为了省钱,我们实在没办法时,就自己给狗狗蒸馍,这样比狗粮便宜,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盼望着能有更多的好心人,帮帮这些小狗,送食物给它们或者领它们回家。”本报记者李佳
新闻推荐
月日,西安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开展以“烟头不落地临潼更美丽”为主题的“捡烟头大擦洗”活动。管委会多名干部职工利用周末时间,在度假区大唐华清城、芷阳广场、鹦鹉寺公园、凤凰池...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