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中教一级语文教师 董问博
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经常出奇的相似,读完若干篇文章后,觉得写得像一个人。这种“大众化”、“概念化”的写人现状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的作文当中,结果必然会造成阅读审美疲劳。那么描写人物就应该抓特点,如何抓呢?具体如下:
外貌描写:直观展示不同。人物的入场,最直观的是外貌,脸形脸色、五官长相、衣着饰物,这些都是第一眼看见的。所以当学生写人物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外貌描写,这样能更直观地展示人物特点。有些同学爱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樱桃小嘴”、“乌黑的头发”等词句描写外貌,但是这种概念化的美貌让人产生厌倦之情。文学中经典人物形象的外貌也不全是美艳动人的,倒是那些长相非常有特点的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王熙凤的眉、张飞的脸、阿Q的脑袋……这些都是抓特点的结果,所以在写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需要,抓住特征。
言行描写:深入展示性格。人的语言和动作都是受思想支配的,往往一句话、一个动作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表露无遗。所以,描写人物一定要重视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语言描写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要符合身份,不能过于幼稚也不能过于老成。动作描写一定要准,将人物性格准确表达出来。
心理神态描写:解剖人物形象。心理活动是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它没有遮拦、最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善于运用心理描写的同学能够将文章写得比较深入。神态是心理活动的外化形式,我们能从人物的神态中窥探他的心理走向。同时,可以适当地运用修辞,将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内心世界展示出来。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无论是哪种细节描写,只要我们用得巧妙,作文都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并且把观察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本期特约点评教师:翁劲松西安市铁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姬娜)中秋假期,3名男子急匆匆来到西安火车站运政稽查大队,他们称月饼落在出租车上了,下车时也没索要发票。经了解得知,旅客丢失的月饼并非人们熟知的品牌,而是家人亲手制作,让他们带给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