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绿色文明、现代时尚”的西安新形象离不开城市治理,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升品质西安更离不开城市建设者的辛苦付出。近年来,西安城市建设者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中与时俱进,全面创新,二十年来持续开展建筑工地文明工地创建活动,一批体现科技创新、质量创优、安全达标、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以人为本理念的新型工地脱颖而出。
2014年9月,住建部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在全国统一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西安随之打响两年工程质量治理行动。10月,治理行动即将收官。为展示西安市两年工程质量治理行动及2016年城市治理为西安建设工地带来的新变化,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品质西安建设建筑企业在行动”系列报道,通过实地采访西安市建委和建筑施工企业,凸显西安市城乡建设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实地感受西安现代化建设工地的新风采。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西安工程建设领域迎来收获的季节。10月21日,全省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总结暨文明施工现场观摩会隆重召开,此举标志着持续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即将画上句号。作为省会城市的西安市在全省走在了前列,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其中陕建一建集团、陕建二建集团、中建三局、陕建五建集团、中天西北建设、西安建筑总公司、中铁十八局、中铁隧道8家企业建设工地成为示范文明工地向全市展示。
引领 西安市走在全省前列
据西安市建委介绍,“十二五”期间是西安市城乡建设投入最多、城乡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建筑施工任务繁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围绕“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总体目标,西安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总体稳定、发展态势良好,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各项任务指标,为推动西安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安市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自1997年至今已有20年,从那时起长抓不懈,步步深入,持久开展。目前文明工地建设在西安已蔚然成风,建筑企业主动参与,形成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新形势下,文明工地创建向着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和节约环保型管理方向稳步推进,工地容貌和环境卫生明显改观,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西安争取更多蓝天白云作出了贡献。“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创建市级文明工地1046个,省级文明工地490个,平均每年评选200多个。截至目前,西安市建筑工程累计获得“鲁班奖”47个,“国优工程奖”47个,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分别位列第4位和第1位。
治理 有效打击了建筑市场违规行为
工程质量安全关乎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2014年9月,住建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以来,在省住建厅的有力指导和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安市建委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筑市场秩序不断好转,施工现场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今年9月,西安市两年行动治理工作得到了住建部来陕检查组的肯定并获通过,建筑市场管理与质量安全管理分别得分89分、87.3分,在全国列属较高水平。
据统计,两年来全市共开展监督执法检查5912次,检查工程8640项次,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139起,实施信用惩戒100起。据西安市建委介绍,两年治理行动的明显结果就是工地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事故明显减少。工地现场规范化管理逐渐普及,工程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
监管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两年行动期间,西安市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全市在建项目签署质量承诺书,所有新办理竣工验收项目设立永久性标牌,建立质量信息档案。“我们始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等民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负责人介绍说,按照住建部统一部署,结合质量强市工作,两年行动中加大对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违规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工作,着力解决住宅工程裂缝、渗漏、空鼓等质量问题,让群众能够住上放心房、满意房。同时,及时处理工程质量信访投诉。西安市建委健全质量安全投诉举报机制,向社会公布全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投诉电话,及时受理社会、媒体和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本报记者文锦
“品质西安建设建筑企业在行动”西安市建筑文明工地系列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毅伟)昨天,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发关于认定欠缴单位缴存比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年起住房公积金也可以补缴。为解决在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过程中,因“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时间晚于...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