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无关
一棵古树,就是一个故事,一段传奇,一种文化。
我所见到的这棵古树位于汉滨区关家镇南泥湾村。它是一棵并蒂古树,由三根组成,最大的一根约有五六人合抱粗,最小的一根有三人合抱粗;树高25米左右,树冠覆盖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它没有黄帝陵轩辕柏的大气磅礴,没有九华山凤凰松的奇特雄姿,也没有阿里山神木的挺拔苍翠,甚至没有银杏树的珍贵、果树的价值,但是它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端庄大方,如同一把巨伞撑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村里,沐浴着惬意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与白云招手,与春风嬉戏,与村民相伴。
村民称这棵古树为药王树,树生长的地方叫药树梁,地因树成名,树因地成长。村民说药王树是一位书生郎中的化身。很久以前,南泥湾的村民得了一种怪病,浑身生出一种又痒又痛难受得要命的红痘痘,各种办法用尽了也看不好,还死了十几个人,后来,这个村一位书生科考中举后,在那年的正月初一,请两位书童挑书回乡经过此地,书童渴了,在村民家中找水喝,几分钟后回来,不见了书生的身影,却看见一棵硕大无比的古树,此刻,两位书童才恍然大悟,原来书生已化身为高大的树了。于是,村民们就用这棵古树的叶子熬水喝,怪病很快都治好了。为了表达对这棵树的感激之情, 村民就把这棵救过他们生命的树叫“药王树”。
消息传开后,方圆百里的村民纷纷到药王树处许愿:为官者愿官上加官,农耕者愿风调雨顺,经商者愿财源滚滚,年长者愿长命百岁,年幼者愿求学上进,不孕者愿早添贵子,生病者愿早日康复,没想到很多还灵验了。迷信当然不可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来者都带着一份虔诚的心意和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为实现这个愿望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实现愿望就近了。
于是,村民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古树,立下村规民约保护古树,使这棵古树避免了病虫伤害、烟熏火燎,躲过了人为砍伐、移植它处,让古树在良好的环境下自由自在地生长。
离古树最近的人家姓刘,女主人是我大姑。“住在古树下,就得做好人”,这是我大姑常常教育我三个表哥的话。表哥们也非常努力上进,大表哥宗堂,上了工农兵大学,在西安阎良飞机场上班,二表哥宗安,参军当兵,转业在中铁建设工作,三表哥宗仓,种地打工,勤劳务实,成为当地富有人家。表哥们个个都有出息了,村里人认为这是我大姑一家精心照料古树的回报,他们常常说:“刘家把古树照顾得好,古树保佑了刘家!古树是三根,刘家弟兄正好也是三个。”
我小的时候经常到大姑家去玩,古树下曾经留下我和表哥们无尽的欢声笑语和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春天,我们嗅着芬芳的花香,看着吐绿的树冠,欣赏着古树更换新装;夏天,我们枕着古树的枝桠,躺在古树的怀抱,享受着舒适的阴凉;秋天,我们看着秋风一点点带走落叶,在空中与古树吻别,感受岁月的苍凉;冬天,我们欣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任它把古树梳妆打扮成银装素裹,品味着大自然的杰作。
如今,物是人非,岁月易逝。当年满头银发仍能带我去大姑家的奶奶离开我们快20年了,身体健壮的大姑也成为一位85岁的老人,我和这些表兄弟也天南地北,各忙各的,再也不能想去就去看那棵曾经让我流连忘返的古树了,但是这棵古树犹如一朵印记,时不时浮现在我眼前,萦绕在我心头,让我难以忘怀。
今年过年,我又去看大姑,再次近距离接触这棵日夜思念的古树,看它在村民的保护下依然苍翠挺拔、枝繁叶茂、健康旺盛、英俊潇洒,阵风吹来,树枝随风舞动,跳起曼妙的舞蹈,树叶沙沙作响,犹如一首优美动听的歌谣……
□ 柯贤会
优秀美文暨绘画大赛
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优秀美文暨绘画大赛
安康日报社 汉滨区水利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佳磊)月日,西安市质监局副局长吴繁带领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领导小组第五督导组,对沣东新城质监分局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沣东新城质监分局局长李宏就市质监局《关...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