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 以文化形象重返舞台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12-0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与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流喧嚣相比,它仿佛在城市边缘安静地沉睡着。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建设是西安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重大举措,对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年7月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被列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西安坚持文化文物保护和民生改善并重,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努力实现文物保护展示、群众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优美协调统一。

四年来,西安坚持一手抓历史遗址保护,一手抓群众生活改善,创造了西安大遗址保护的成功模式;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未央宫遗址保护初见成效,已建成6.1平方公里未央宫遗址保护展示区,受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高度评价;通过保护汉长安城遗址,西安不仅实现了周边1.5万名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提升,更深度挖掘西安文化标识,增强文化感召,以更强势的文化形象重返世界舞台。

大胆创新走出一条遗址保护新路

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址最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具有核心地位的历史文化宝藏,对它的保护也是史无前例的工程,在国内外文物保护史上都没有成熟模式可以借鉴。既然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那么汉长安城特区的建设也唯有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西安区域特点的大遗址保护利用新路。今年年初,未央区委、区政府和汉长安城特区党工委、管委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汉长安城特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特区今年的工作和接下来3年至5年间的中长期发展作出了详细规划。实施意见明确,特区将以科学有效的保护理念和现代技术,体现遗址的真实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让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世代相传。特区还将坚持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创新理念统领特区各项工作,加速各类资源要素融合,努力破解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特区发展新突破。

展望未来叫响丝路起点文化品牌

年,是汉长安城特区成立的第4年。截至目前,未央宫遗址区内5处游客服务设施的建设已经完成,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后期还将投入余万元,集中开展未央宫遗址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了未央宫遗址区的绿化美化方案。

此外,特区还将加快推进“申遗区”搬迁群众回迁安置。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汉都新苑项目栋安置楼主体完工,9个村的1.5万名群众明年将全部回迁。徐家湾地区综合改造也已启动实施,特区与中建方程公司达成亿元合作协议,被财政部列为全国第二批PPP示范项目,4平方公里“起步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多方展开“汉文化论坛”等宣传推广和文化交流活动,大遗址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未央区委书记、汉长安城特区党工委书记汪文展说,“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叫响‘丝路起点在西安,丝路起点在未央\’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李天娇

新闻推荐

下月起西安机动车步入“国五”排放时代 执行后在用车不受影响

机动车排气污染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月5日上午,西安市环保局、公安局与工商局联合发布并解读,从明年1月1日起,西安市开始执行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 以文化形象重返舞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