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燕飞
每年金秋,铜化集团新桥矿业有限公司金秋助学活动都会如期展开。“金秋助学———圆你大学梦”是新桥矿业有限公司工会打造的一个暖心帮扶品牌。20年里,发放助学资金60余万元,惠及700余名职工子女,该公司工会交出了一份特殊的答卷。在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现实背景下,这张特殊的“答卷”无疑是工会作为和风采的一个生动注脚。
暖心帮扶已有二十年
又至金秋,听到单位职工讨论子女上大学的事,新桥矿业有限公司的职工张月霞不禁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儿子考上了西安邮电大学,但张月霞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年,需要定期住院复查,丈夫也下岗没有工作,全家人开心之余,学费也成了压在一家人心头上的大石。
焦虑之际,公司工会伸出援手,当金秋助学的助学金交到张月霞手上时,她不禁喜极而泣。而她,只是该工会自1998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以来受助者中的一位。
也是在去年,职工黄彩香的孩子考上了滁州学院,虽然是一件喜事,但全家人根本高兴不起来。黄彩香本人患病多年,长年服药,而丈夫因为脑膜炎后遗症没有劳动能力,每月家庭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正当他们着急的时候,该工会及时送上了4000元助学金。“这钱真是雪中送炭。”黄彩香说,这份感激一直留存在孩子心里,孩子也常对她说,会好好学习,将来学成回报社会。
每一次救助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仍在延续。
金秋助学活动开展之初,该公司工会就定下规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是我们工会的孩子,不能让一个寒门学子辍学。”多年来,工会坚持为每一位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发放入学资助金,从20年前的几百元到如今的每人1500元,困难职工家庭更是得到了多重资助。
助学形式不断扩展
随着金秋助学活动20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该公司的助学形式也不断扩展,已经从单一的入学资助拓展到入学后助贫、助学以及就业帮扶等综合性帮扶工作。
公司职工惠强有两个双胞胎儿子。2016年,“大双”被安徽科技学院录取,而“小双”当时正就读于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妻子没有工作,两个孩子同时要上大学,让惠强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更加拮据。
公司工会考虑到惠强的实际情况,在对“大双”进行了1500元助学资金资助的基础上,又为惠强申报了市总工会“金牌蓝领计划”助学资金,鼓励他成为“金牌蓝领”,争当皖工徽匠。同时,也为“小双”争取到了市总工会“圆梦计划”支持,让这对双胞胎安心上学。
温暖一时易,保持恒温难。据统计,自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以来,该公司工会共资助职工子女700余人,发放助学资金60余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明通讯员赵永波)今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处党支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注重学做结合,紧紧围绕省人大常委会“建设人文机关、助力追赶超越”,充分发挥党支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