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要发车了,陈桂香抱着孙子,小家伙向爸爸摆手再见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黄利健 摄
在驶离车站前,陈桂香都会通过后视镜看所有乘客坐好扶稳后才开动汽车
刚开完一圈车下来,陈桂香在43路电力医院调度站伸伸胳膊活动一下
陈桂香和儿子侯亮交班时都要嘱咐儿子检查一下车况,看看机油、水箱
路上如果在人行横道线前遇到行人,陈桂香都会示意让行人先行
在西安43路公交车调度站,经常有这样一幕:陈桂香交班时从儿子手中接过孙子,儿子侯亮登上公交车继续跑车。
他们母子同开一趟公交车,有辛苦、有理解,更多的是幸福。
她是20年的老司机 很多老乘客都成了朋友
48岁的陈桂香开公交车20年,徒弟都带了8个。虽然鬓角已有几丝白发,但她的爽朗让她更显朝气。
每天早上5时,陈桂香准时出现在43路公交车电力医院调度站,5时25分发车,这是西安最早发车的线路,陈桂香开早班车已经8年,无论寒暑从未迟到。首班车乘客寥寥,大都是去公园锻炼的老人和进城卖核桃的小贩,无论是谁,上车时陈桂香都会说一句:“您慢点,赶紧找座位坐下。”
昨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乘坐陈桂香开的公交车跑了一圈,从电力医院到大唐西市一个来回29公里花了2小时10分钟,途经轻工市场、钟楼、西门、丰庆路等繁华路段,右拐时遇到斑马线她都会摆摆手示意行人先过。这样的车程陈桂香每天要跑4圈,最少8小时。
开车久了,很多老乘客都成了朋友,知道她开车吃饭困难,有人上车给她拎份早餐,有人给她带个桃子、塞个苹果。当然也有受委屈抹眼泪的时候,有一次车在桥梓口准备出站,一名乘客跑着追车,陈桂香忙停车开门,没想到乘客上车后第一句话居然是:“你瞎了吗?”不能与乘客吵架,一向坚强的陈桂香忍不住默默流眼泪。过了一会儿,另一名乘客跑来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到: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要有好心态。后来,这张纸条被陈桂香夹在笔记本里,这句话也时常提醒和鼓励着她。
儿子小时候就学会给她做饭
陈桂香家里兄弟姐妹八个,她排行老七,成年后早早结婚生子,20岁就有了儿子侯亮。
陈桂香说,年轻的时候忙工作,娃11岁就自己学着做饭。她至今记得儿子当年给她做的第一顿饭,熬的稀饭买的馍,切的土豆丝有指头粗。丈夫身体不好,十多年一家老小靠她一人的工资生活。因为工作忙疏于管理孩子的学习,儿子高中没考上就辍学了。恰好当时公交系统招工,儿子先是当售票员,后来也学车成了一名公交司机。
“她是个非常善良的女人,一个人撑起全家毫无怨言。”刘杰是车队调度员,也是陈桂香20年的老同事,她说,陈桂香一直和公婆住在老旧的平房里,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是她一个人挣钱养家。这几年儿子上班了日子才好起来。
儿子:“开车后才知女司机辛苦”
跑完车回到调度站,儿子侯亮带着孩子来接班,陈桂香给侯亮打好卡,接过孙子,侯亮检查好车况后继续出发。这样的一幕时常出现在43路公交车调度站,陈桂香开玩笑说:“我给儿子交车,儿子给我交娃。”
“我自己开车后才知道女司机辛苦,有了娃才知道妈妈的不易。”侯亮说,和妈妈开同一班车很幸福,开车吃饭不便,每次交车时妈妈都会叮嘱他慢点开,问他想吃啥,经常回去做好了送到车队,他热了就能吃。
“我也觉得很幸福,上班再累,下班看到孙子就觉得开心。”昨日下班后,陈桂香抱着孙子回到家,儿媳妇已经把饭做好,恰好亲家也在,一家人边吃边聊。陈桂香说,她觉得自己很幸福。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摄影 黄利健
新闻推荐
未来十年是西部的十年,也是西安的十年 ——专访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何金碧
■记者裴磊在刚刚公布的中国民企500强名单中,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名列39位。而一手缔造了迈科的公司总裁何金碧,还在上周的西商大会上获选:“十大最具影响力西商”。经历了24...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