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小时,两部热线电话此起彼伏。8月28日,华商报大型系列民生热线周活动正式启动环保热线周,来自西安市环保局大气污染控制处、治霾办、西安市机动车排气监督监测中心的6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接听了20余条热线。
据梳理,这20余条热线中,有关心西安今冬雾霾的,有反映企业排放不达标的,有咨询机动车常态化限行的,也有探讨如何更好地鼓励乘坐公交地铁出行的。很大程度上,这20余条热线所涉及的内容,已经涵盖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市民所共同关心的一些热点、焦点环保话题。
不可否认,时代发展到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前所未有的改变,但是,在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因为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使得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单说近年来愈发严重的雾霾。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正周期性地弥漫于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上空,次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一再创下纪录,毫无疑问,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想说的是,当连日的秋雨赶跑了酷热的夏季,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距离雾霾笼罩的日子又近了。因为按照过往的经验,秋冬季正是雾霾肆虐的季节。去年那个冬天隔三差五地限行、停课的景象仿佛还在昨天,这样的日子又可能不太远了……所以,我们想知道的是,我们又将如何度过即将来临的又一个雾霾季,或者说,明知道雾霾不可避免,我们对这段“雾霾空档期”里的治理效果怎样评估,并相应做好了哪些应对雾霾季的准备?
众所周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的治理不可能立竿见影,为此需要保持些耐心和信心,但同时还要强调的是,治理雾霾,理应365天不断档——强有力地、科学地对症施治,并不是只在有雾霾的时候,而是更需要在没有雾霾的日子里下工夫——要全年每时每刻都关注环境治理措施是否科学有力,环保政策执行是否果断到位,现有的环境治理计划推进是否持续扎实。
近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一次会议讲话中问了十个为什么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共鸣,其中有一条就提到“为什么我们工业不大不强、发展得也不够快,可空气质量长期处于全国后十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兰州、京津冀等地区的空气质量都在变好,我们该怎么办?”是啊,该怎么办?这值得我们深思并做出有力的行动!相关报道见A03版
新闻推荐
一个大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完成洗干净爱车的任务。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8月23日,总部位于中国西安的集互联网+、新科技、节水环保和上门洗车为一体的洗车业知名品牌“车靓专家”宣告正式入驻成...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