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张端实习生席雪静
杨俊耀是鄠邑区余下镇灵山寺村贫困户的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几年前父母便离婚了,他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身边缺乏父母的教育,小俊耀和同学相处常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但最近,经过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开办的暑期免费功课辅导班辅导后,小俊耀变得文明礼貌了,改掉了坏习惯,在学校还交到了不少好朋友。
“教育扶贫,作为‘八个一批\’的内容之一,是扶贫的重要举措。”市科技局驻灵山寺村扶贫干部关盛元告诉记者:“除了宣传教育系统的资助政策之外,从8月上旬开始,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利用孩子们的暑假,在十分繁忙的工作中,每天抽出1个半小时的时间,在定点帮扶的鄠邑区余下镇灵山寺村开办暑期免费功课辅导班。驻村第一书记和联络员分别给孩子们补习英语和数学,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上课的学生人数从最初的1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40多个。”
在不到一个月的相处过程中,几名驻村队员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一声声真挚的老师的称呼,是对教育辅导工作的最大肯定。意识到部分农村家长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差距,几名老师从怎么样与同学相处、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等一件件小事抓起,时时刻刻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郑道桢也是贫困户家的孩子。上课的两名老师发现这个孩子上课经常东张西望,或者低头自己看书,思路并没有和老师一起走。经过私下的交谈了解,他们发现其实这个孩子反应很快,接受知识的速度明显比其他孩子快,老师讲的东西他很快就学会了,所以才出现走神的现象。针对郑道桢的情况,他们专门拿出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做,并让他给其他孩子辅导。通过这样的举措,这个孩子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同时也避免了课堂走神的情况。
村里孩子们课外读物比较匮乏,驻村队员们依靠捐赠和自己筹款给孩子们购买书籍的效果是有限的。一双双清澈而求知若渴的眼睛,感染着驻村队员们的心。驻村联络员提议,可以把村图书阅览室向孩子们开放,近万册的图书,是个知识的宝库,足够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经过商议,大家把每周五下午定为图书室开放日,让孩子们来此借阅书籍。此举,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也让使用率不高的村图书室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关盛元说:“鉴于孩子们的辨别能力有限,驻村队员们对孩子们的借阅进行指导,积极引导他们去读一些励志和历史人文方面的书籍,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为期近20天的补课快要结束了,为了进一步把孩子们的教育抓在日常,驻村队员们对存在问题的孩子进行了家访,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出了教育的建议。
新闻推荐
父亲当年在3507工厂供职,有一度的任务是对外联系。我闻西安饭庄是父亲所言。那时候我随母亲在乡下,村子外边的消息多是父亲带回的。我还知道了五一饭店、同盛祥、素味香和珍珠泉。西安饭庄与这...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