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庞乐
“特别感谢帮扶干部,在他们的帮助下,村里贫困户的日子都有了起色,再过两个月我家的新房就要盖起来了,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8月19日,鄠邑区蒋村镇柳泉村王代动家住了几十年的土房子推倒了,在原址上即将盖起一座10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新房。
柳泉村位于秦岭北麓脚下,环山路边,全村193户802人,地少人多,主导产业以种植桃、葡萄、猕猴桃为主,现有贫困户9户25人。虽然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但由于其内生动力不足,集体经济缺乏投入,产业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且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残、因病致贫比例较高,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低,这些问题成为柳泉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自去年7月份市委政法委担负柳泉村扶贫工作以来,该委选派了得力干部驻村帮扶。尤其是今年4月份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委机关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成立了包括委领导在内的共9名党员干部组成的“一对一”精准帮扶工作队。工作队坚持以建设“五个美丽样板”为目标,把柳泉村视为家乡,把贫困户当作亲人,把扶贫工作当成事业。如今柳泉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8月25日,记者来到柳泉村,在王代动家的宅基地上,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新房地基已经打好了。每周都要到帮扶户家里看看的市委政法委联户干部孙玉泉也在当天来到了王代动家,他一面帮助搬砖,一面详细地询问还有啥困难。据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居上介绍,市、县、镇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为柳泉村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调研废弃水库修复利用可行性、研讨柳泉村远景改革发展思路和近期具体帮扶措施、村内生产路砂石硬化、安装路灯、修建排水渠、免费wifi、农家乐厨艺培训、免费体检等等,每一项扶贫工作都有的放矢、有序展开,让村民看到了每天的不一样,也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帮扶干部对待我们就像自己家人一样,6月9日确定了帮扶关系后,每周都来了解情况,想着法帮我们脱贫,特别是这期间女婿患病去世,他们还帮着忙前忙后的,让乡亲们看了都非常感动。”64岁的王养楼现在家里四口人,有老伴儿、女儿、外孙女,提起帮扶干部他们老两口想说的话很多。7月初,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女婿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女儿身上,一边在面馆打工还钱,一边照顾正在县城上高中的孩子,非常辛苦。联户帮扶干部常淳自从和他家结对子后,就把这一家子人的生计问题放在了心上。今夏西安酷热,想着王养楼家漏雨的天棚,常淳把情况和支部的同志们说了,大家一起凑了些钱,并找来了工人,7月21日这天,他们顶着烈日把天棚修葺一新,屋子亮堂了,也不用再担心漏雨了。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王养楼的女儿在银行办理了5万元小额贷款,近期她准备自己开个小饭馆,争取早日脱贫。
近3个月来,市委政法委帮扶干部发扬铁军精神,克服路远和交通工具需自行解决的困难,坚持每周进村入户2至4次,扶志扶智,共商致富门路,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工作进度。通过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帮扶,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帮扶干部还时常给各贫困户送去米、面、油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主动帮搞家庭环境卫生,帮除地间杂草等等,用真情赢得贫困户信任,用行动落实帮扶措施,让群众满意。
看到帮扶干部真心、真情的帮助,贫困户从生茂的女儿非常感动,她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她说,“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现在让她来讲,应该是“穷在深山有远亲”。在帮扶干部邓明哲的精准帮扶下,往日弥漫在家中的颓势和衰败景象一扫而空,父亲和兄弟又重新树立起了把日子过好的信心。从今年的6月份精准帮扶开始以来,邓明哲去她家的次数比她这个做女儿都多,有时一个星期都要去几次,还给家里添置了好多东西,电视机、凉席,还有漂亮的夏凉被,给钱给物,最重要的是给了家人信心,家里堆积的破烂也在他们的帮助下清理出去了,房梁上的灰尘也打扫干净了,房前屋后的杂草也清除干净了,房子虽然还是老房子,但是全家人看到了希望。她的父亲不止一次地握着邓明哲的手说:“咱这是穷在深山有远亲啊!”
新闻推荐
落实“五新”战略补齐发展短板 拉长行政效能“长板”擦亮西安营商“金字招牌” ——访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赵晓林
“王永康书记在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十问\’,直面西安发展‘沉疴\’,发人警醒!催人奋进!市委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补弃‘十大短板\’《决定》,明确了西安追赶超越的主攻方向和进军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