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晚10点,地铁会展中心站出口,由于公交车停运,不少市民只得坐黑车回家。
地铁的末班车是晚上11点左右,公交末班车大多集中在晚8点30分左右,由于两者末班时间不一致,导致市民换乘难、坐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日前,有市民反映,西安市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地铁公交换乘站点,晚9点后公交车停运,一些摩的、机动三轮车等黑车乘虚而入,不少市民只得坐黑车回家,不仅很不安全,也变相滋生了黑车生存的空间。
晚10点后换乘公交大多停运
9月2日晚上10点,记者首先来到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站,该站A2出口客流主要集中在明德门、电子城、高新等人口稠密区域,每天换乘的乘客数以万计。尽管已经很晚,从地铁出来的乘客还是很多,记者跟随客流来到距A2出口不远的公交车站,不少乘客看了公交车站牌后都无奈地摇摇头。原来,这个站点虽然有多达9趟公交车,但有8趟公交车的末班时间都在晚上8点30分前,甚至最早收班的公交车在晚上6点就已经收车,唯一一趟晚上11点收车的106路公交车前往西郊,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乘客的需求。
看到人群从地铁出来后,大量的摩的、机动三轮车等黑车开始聚集在地铁站口、公交站台前,吆喝乘客坐车,“别等了,公交车早停了”。一名摩的车主对公交车站前的人群吆喝着,“5元到潘家庄、明德门,10元到太白路,早上车早回家”。看到公交车停运,一些着急回家的乘客只得坐黑车。
记者随后在会展中心站C出口,发现了同样问题,该出口客流主要集中在曲江等方向,在距离最近的公交站点,数趟公交车几乎全部停运,乘客只能打车、乘坐黑车或骑共享单车回家。
专家称各部门要齐抓共管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社会活动时间不断延长,晚上购物、娱乐、学习等社会交往活动开始增多,夜间经济已经成为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经济指标。然而,西安市的公交运行时间大都集中在白天,末班车结束时间早,夜间开行的公交车数量少,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
对此,不少市民认为,地铁、公交车属于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如果相互不匹配,衔接不到位,损害的是公众的利益。市民们表示,今年以来西安市持续开展加强文明城市创建,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这个问题看似一件小事,实则是关系市民出行的大事,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市民夜间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方海韵表示,近年来西安市公交发展力度有目共睹,但是大交通的意识和理念还是不够强,如何将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各种交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最大效率地利用好资源,这是大西安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要问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交通综合治理的合力,同时还要持续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转换的微循环。
文/图记者杨明
新闻推荐
商事制度改革走出“西安路径” 西安各类市场主体已达84.8万户
“门槛低了,手续少了,效率高了,服务好了,开公司越来越便利了。”在西安,不少新近开办的企业都感同身受。记者了解到,这是西安市商事制度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伴随着改革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行政效能革...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