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合影记者 曾世湘 摄
本报讯(记者曾世湘)昨日上午,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支持,西安市文物局、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协办的“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开幕。
丝绸之路南亚段是丝路整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300多年前,著名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难险阻,沿着丝绸之路南亚路线最终满载而归。为推动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期准备工作,近年来我国各级文物管理和专业机构实施了一系列考察、研究、保护、管理等基础工作,南亚沿线各国也越来越重视本国境内的丝路文化遗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在积极促成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
记者现场获悉,本次研讨会是自2014年“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处,共商丝绸之路南亚段的研究、保护、申遗策略。会议成果将大力助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从部分到整体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为南亚廊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夯实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丝路沿线国家实践合作保护、申遗协调等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和智力支持。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此次国际研讨会能够在西安召开,充分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国内专业机构和专家学者们对本市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可,印证了西安从丝绸之路整体概念到具体廊道的共同起点地位。
在昨日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员林志宏先后发言。宋新潮对丝路南亚段的前期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并提出表扬。他表示,中国国家文物局将致力推动丝绸之路整体项目,并继续部署针对丝路南线的研究、保护等工作。林志宏强调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下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肯定了中哈吉三国针对丝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成果,以及西安市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的卓越贡献。
伦敦大学学院教授、丝绸之路考古专家蒂姆·威廉姆斯也做了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申报工作不是简单的一项工作,需要加强巩固研究。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认识保护的重要性。尼泊尔考古局局长拜什·纳拉延·达豪尔也在现场发言,希望为这项申报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会议为期4天,联合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尼泊尔考古局、中国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以及陕西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等文物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一同参会。
新闻推荐
用青春点亮未来用汗水播撒希望 ——记未央区讲武殿小学教师张媛先进事迹
张媛是未央区讲武殿小学的一名教师,参加工作已经21年了。在这21年里,她一直从事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并兼任教研组长、图书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职务。21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汉长安城遗址区农村...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