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民间艺人捏泥塑还原“夏收” “目的是希望孩子们知道粒粒皆辛苦”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7-09-13 05:00   https://www.yybnet.net/

李进虎的泥塑作品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李进虎家有一张大长条桌,上面摆放着刚完成不久的泥塑。犁地、播种、收割、碾麦、扬麦……泥人们“辛勤耕作”,热热闹闹“夏收”。

他给这组泥塑取名为《粒粒皆辛苦》,希望通过还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种粮的不易,提醒年轻人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捏泥塑再现关中农事

57岁的李进虎是西安市长安区杨庄街办北佛沟村人,在家乡是个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昨日,他在家中向三秦都市报记者介绍这组泥塑作品里展示的种种场景。

“现在科技进步,播种、收麦甚至干燥都可以用机器完成,这里面有些农活场景估计年轻人都没见过。农民种地前都先要上农家肥,再犁地、耙地,然后播种。收麦时男女老少分工明确,把麦捆往回拉的、脱粒的、扬场的、晒好了装袋子的,程序多得很,一个人都闲不下来。”

根据李进虎的讲解,记者看到,这些泥塑作品里,有农民推着装满农家肥的推车,来到地头施肥;有男人们忙得顾不上吃午饭,妇女、孩子挎着竹篮,去地头送饭;人们干劲十足,仿佛能听到言谈之中丰收的喜悦。

盼晚辈懂得“粒粒皆辛苦”

李进虎向记者介绍,这组泥塑作品整体长2.1米,宽1米,共有82个人物,每个人物约10厘米高,还有牛、马、羊、驴等一些家畜,他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完成。

“其实我早就有做这组泥塑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时间。今年6月初刚好闲下来,就开始做了。”李进虎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农民种粮、收粮的场景最熟悉不过。“我们这一辈人,都是干着农活长大的,我娃这一辈就已经干得少了,啥都机械化了。到了孙子辈,估计他都不知道从种到收还有这么多农活要干。”李进虎认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是好事,但不应该忘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德,比如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等等。

“我家一些小辈吃饭每次都洒一地,吃不完还会偷偷倒掉,我看着很心疼,希望孩子们知道粒粒皆辛苦,爱惜粮食。”

曾用泥塑展现“丝绸之路”风貌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李进虎完成的作品远不止这一件。他曾用泥塑再现“老油坊”榨油的场景,也用泥塑展现心中的“丝绸之路”风貌。

“老油坊系列,我是凭小时候的记忆完成的。从送菜籽到油坊收菜籽结账,以及对菜籽进行筛拣、上磨、笼蒸,打瓷实后压榨,菜油流入油槽等等,每个步骤都有。还原‘丝绸之路\’则是查了不少资料。”李进虎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留存的一些照片,“丝绸之路”上,驮着货物的骆驼在沙漠中前行;热闹繁华的集市中,行人熙熙攘攘;还有西域风情的人物舞蹈泥塑……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这两组作品已被一些私人展馆收藏。

说起自己与泥塑的这份不解之缘,李进虎说:“我七八岁时就爱捏泥人耍,没想到长大后成了我这辈子吃饭的手艺。这可能就是常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吧。”本报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10条公交线路实行新票价

本报讯(记者郑伊琛)昨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从西安市物价局获悉,280路等10条公交线路票价经核定实行新票价。285路、286路、287路、289路、363路、364路、365路7条公交线路实行空调车二元一票制。285路由...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民间艺人捏泥塑还原“夏收” “目的是希望孩子们知道粒粒皆辛苦”)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