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动车组迎着朝霞始发上线通讯员王曙天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这是一个“讲速度”的时代。
高铁四通八达,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地铁在脚下穿过,拉近了一座城市东西南北的距离。蜘蛛网般的公路交通网,辐射古城周边……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充满了“快节奏”。
5年来,西安城的交通迈出追赶超越的步伐——高铁快速发展,地铁集中开建,立体公路网加快构成,城市正焕发新的光彩。
5年来,西安人的出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日新月异,市民在“速度”中拼效率。
连日来,三秦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古城市民,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快节奏”生活。
高铁 拉近了我与家的距离
独自到西安求职打拼,党晓龙说,他最怕的是孤独。
妻子和女儿生活在600多公里外的甘肃省兰州市。两地相隔,让他每每只有通过电话一解思乡之苦。“我最担心的是因为工作长时间不回家,孩子对我生分了。”
在西安工作3年来,党晓龙每年固定回家三趟。“平常上班没时间,回家只能等假期长点的时候,要么过年、国庆节,要么就是年假。”
距离,阻断了他与家的沟通与接触。
前两年他回家主要靠坐火车,“大约要10个小时的时间,再加上排队、候车,到兰州再倒车,大半天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周末回家,对于他来说也不现实。“两天时间一大半都在赶路,回家没呆多长时间就得收拾东西往回走。”
他也想过买房把家人接到西安。“可媳妇是兰州人,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搬家目前不现实。我一个人在外地,只能靠她照顾一家老小。”
去年初,党晓龙买了车。“西安到兰州全程高速,可以挤出点时间来。”他回家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
但是没跑几趟,新问题又来了。
“一开始我两周回一趟家,没多久就减成一个月只回一次了。”党晓龙无奈地说:“工资大部分都花在了路费上,每次高速,通行费几百元,油费也得几百元,车子经常跑高速,保养也不能省,这都得花钱。”
在他的心里,家还是那么远。
今年7月9日,宝兰高铁终于建成通车。“从建设这条高铁线路的消息公布后,我就日日盼、夜夜念。终于,回家不是难题了。”
党晓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西安到兰州的高铁二等座票价是174.5元,我以前常买的火车硬卧票是163元,只贵了十来块钱,但用时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划算、方便,还更快。”
“现在到了周末,妻子也可以带着孩子来这边陪陪我,时间够用,路上也不遭罪。”党晓龙非常开心,“高铁拉近了我与家的距离。”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陕西境内陆续开通多条高铁线路。马上西成高铁也将投入运营,陕西“米”字形高铁骨架网初步形成。到“十三五”末,陕西铁路营运总里程将达到6500公里,实现与周边8个省会城市高铁连通。
可以说,随着多条高铁线路的相继开通,城际高铁逐步公交化,高铁日益成网,其快速、便捷、舒适的优势,让西安和越来越多的省内、省际城市实现无缝连接,交通格局悄然变化。
地铁 方便出行 上班容易心情也好
自从西安地铁三号线开通后,段文娟上班再也没有迟到过。
此前,她曾因一周之内迟到3次差点被单位辞退。“家跟工作地点实在太远,路上一旦堵车,真是干着急没办法。”
段文娟家住浐灞生态区广泰门附近,上班地点在小寨一家商场。地铁三号线未开通的时候,她上班主要靠坐公交和出租车。“坐公交主要是30路,不拥堵的前提下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坐出租车如果顺畅,大约需要40分钟。”
一度,她有了辞职或换个工作的念头。“可我从普通销售干起,现在好不容易才升为店长,工资待遇挺不错,我也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如果辞职不干,靠孩子爸爸一份收入要养娃、还房贷,压力太大了。”
2016年11月8日,地铁三号线终于开通。自家小区不远处就是广泰门站,上班坐地铁,半个小时就能到小寨。“地铁时间固定,也不担心堵车,这极大地节省了时间。票价还比打车便宜得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地铁的建设格局为已开通运营3条线路,分别为一号线一期、二号线一期、三号线一期;在建6个项目:一号线二期、四号线、五号线一期、六号线一期、六号线二期和九号线(临潼线);今年,西安地铁还计划开工数个项目,包括八号线、十四号线、二号线南北延伸线在内。目前西安地铁的规划线路已达23条。
公路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朋友们的眼里,李莉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旅游达人。“我喜欢自驾游,自己开着车想去哪就去哪,追求的就是自由。”
一到周末,她就出发了。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全都是分享的旅游过程。
这几天,她正谋划着自驾走一次沿黄观光路。“现在不管去陕南还是陕北,到哪儿都有高速路,方便得很。这几年我从西安开车基本上走完了所有过境的高速路。要说咱陕西的高速路建设得真不错,路宽、平整,配套设施也非常好,上个月底沿黄观光路开通了,我准备从西安出发去自驾一趟,看一看沿途的好风光。”
李莉已经订好了计划。“我准备从西安一路向东,到了渭南再一路向北,到陕北后再原路返回。这条公路紧挨着黄河,沿途景点非常多。800多公里路程,一两天肯定跑不下来。下个月国庆节有一个星期的假,我准备约上几个朋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现在不仅出城更方便了,西安这两年进行的打通断头路工程也让人感到幸福满满。特别是今年,我家附近的几条路都相继贯通,‘卡脖路\’少了,出门更方便。”李莉家住浐灞生态区,前年买房子时,丈夫和父母都认为这一地段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现在这一片很多路都连起来了,我觉得过不了几年,我家这儿将会更繁华。”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西安计划3年内打通55条断头路,让群众出行更顺畅,目前已打通15条。通行状况的改善,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
单车 遍布街头 回家不再发愁
结婚前,杨静和丈夫经历了一场冷战。“当时我们为买车闹了别扭。”
婆家买了新房,居住环境不错,但是离地铁站有一段路。“我的工作是两班倒,白班还好说,夜班10点下班,出了地铁已经没有公交车了,打出租车有点划不来,就想买辆车上下班代步。”
丈夫不同意,杨静也没再坚持,她决定出了地铁就骑单车回家。“原来共享单车没有上市时,我觉得公共自行车有点少。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下班回来骑不到10分钟就到家了,真的挺方便。”
有时候下班早,她甚至和同事直接骑共享单车回家。“其实也没多远的路,骑回来也不累。周末休假去超市,我也是骑单车去。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素质也好了。现在我深刻体会到共享单车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优势了。”
今年3月底,西安又出现了共享汽车,原本就有驾照的她又变换了出行方式。
谈到城市交通的发展,杨静说,“这几年变化真是太大了,很多新生事物都切实给老百姓带来了方便。原来出门只有公交车和出租车,一个挤,一个少。现在地铁线路越来越多,公交车也增多了,还可以选择网约车。共享单车很好找,共享汽车也走进市民生活。出行这道选择题,现在的可选答案太多了。”
本报记者张晴悦
喜迎十九大
新闻推荐
西安发布《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将依法严查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
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是社会的共识。可是,人们在消费时,仍然有很多不“放心”。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到市场上去买菜、买米,会担心遇到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的情况,凡此种种,总叫你不放心。记者13日从西安市...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