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杨国鹰,一个34岁的小伙子,2010年开始在西安地铁负责二号线的机电设备维护,就这么一名普通的地铁技术员,却通过层层考验,入选第33次南极考察队,走上了奇幻之旅。
2016年10月,西安地铁的“80后”小伙儿杨国鹰入选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将在南极长城站进行长达一年多的越冬任务。“进入南极考察队,一直是我从小的梦想。”杨国鹰说,小学时候的一篇关于南极科考队的课文,让自己对南极心生向往,从读书到毕业再到工作,自己从没有放弃过这个梦想,只要看到与南极考察队有关的资料都会留意收看、收集,并很注意体能锻炼,跑步、健身从来不间断。
2015年底,机会终于降临了,杨国鹰报名参加第33次南极考察队,但严格的选拔测试成为每一位报名者要面对的重大考验。杨国鹰说,今年2月份他们在哈尔滨进行冬训,其中有一项是耐寒训练,每个人只有一顶黄色的简易帐篷、一个睡袋、一包方便面和一个酒精炉子,要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户外过夜。后来经过层层考核和选拔,杨国鹰从900多人中脱颖而出,实现了儿时去极地探险的愿望。
在西安地铁,杨国鹰的本职工作是给排水,日常工作就是在地铁内进行灯具照明、电梯、扶梯等设备的维护。去南极考察队,杨国鹰主要负责的水暖方面的综合维修,并对日常垃圾、污水进行处理等日常工作。“说白了,我就是去南极烧锅炉,但我一定全力把这份工作做好。”杨国鹰的话听着非常朴素。
“如果有我一个人解决不了的故障,我会通过远程向地铁公司求助。”杨国鹰说,面对未知的技术困难,有西安地铁作为强大的后盾,自己心里很有底气。
如今,在南极的杨国鹰,经常会通过网络告诉大家自己和队员们在南极长城站的考察工作与日常生活,而这次南极科考,也将成为他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新闻推荐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今日在西安启帷 228个项目 参与角逐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会场。(本版图片记者张潇摄)本报讯(记者姜泓实习生王丹妮)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今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