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脑健康日。据悉,目前我国脑血管病患者近700万,且每年新发患者超过200万。在所有疾病中,脑血管病致残率最高,70%以上都会留下后遗症。其中,脑梗、脑出血、老年痴呆症、癫痫、帕金森是最常见的脑病。在中国脑健康日来临之际,华商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多位医学专家,请他们为大家科普一下常见的脑病防治知识。
前不久,28岁的小张突然出现嘴歪、一侧胳膊无力等症状,被紧急送到西安交大一附院诊治,被确诊为脑梗。这让小张的朋友们非常震惊!
医生表示,发病原因与小张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他吃饭比较随意,每天晚上要喝两瓶可乐,导致糖代谢出现异常。还经常通宵打游戏,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出现了早发的动脉粥样硬化。“28岁的人却拥有60岁的血管”,最终导致脑梗的发生。
年轻人患脑梗已屡见不鲜
“脑梗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它与一个人的血管状态有关。”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霍康介绍,脑梗好发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增高。但近年来,脑梗出现了年轻化趋势,临床上三四十岁的人患脑梗已屡见不鲜。
年轻人患上脑梗,多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如“三高”饮食、压力大、熬夜、缺乏运动等。如果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到了老年血管状态也会很好。
此外,年轻人出现脑梗还跟动脉炎、血管畸形、卵圆孔未闭等疾病以及外力刺激有关。曾有一个年轻的脑梗患者,经常熬夜后感觉脖子不舒服,有一次他拿擀面杖在脖子后擀了擀,没想到用力过大,致使动脉血管内皮受到损伤,诱发了动脉夹层,产生了脑梗死。这提示我们:“平时不要随意按摩颈部,如果按摩,最好去医院请专业医生按摩。”
预防脑梗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定期运动
脑梗的高危发病人群是: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和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群。
为了预防脑梗,应控制和管理好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要少吃油炸食品、蛋糕、饮料、腌制食品等。并且戒烟限酒,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与脑梗有直接关系,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生脑梗的风险高3倍以上。
其次,要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每周至少做3次有氧运动,每次运动0.5~1小时。还应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打鼾与脑梗的发生也有关系,打鼾人群应积极治疗鼾症。
需要强调的是,久坐不动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有直接关系。办公室一族应每坐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活动。
“1”“2”“0”三步法可轻松识别脑梗
“脑梗死早期救治强调“时间就是大脑”。”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屈秋民介绍,“1”“2”“0”三步法可以帮助识别一个人是否出现了脑梗:
“1”是让他笑一笑,看他的脸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情况;
“2”是让他平举双臂,看两只手臂是否因为单侧无力而发生下垂;
“0”是聆听,听听他说话是否清晰。
如果怀疑对方有脑梗塞,应该立即拨打120送往具有溶栓取栓救治能力的医院,千万不要在家中观察、等待。因为,对于脑梗患者来说,发病6小时内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可以通过药物溶解血栓,对于特别大的血栓,还可以采用介入手术的方法,把血栓从血管中拉出来,挽救缺血的脑组织。出现脑梗后,越早治疗,后遗症越少,预后也越好。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工程师手脚哆嗦画不了直线 原来患了帕金森
10年前,不到50岁的工程师赵某右手开始哆嗦,之后病情加重,发病两年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这个病给赵某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画不了直线工程师离开心爱的岗位
与别人相比,赵某更加痛苦。因为他是一名工程师,整天要作图、画图,自从患病后,他连一条直线都画不了,只好去了别的部门。看着之前的同事们设计出一座座新颖的建筑,他只有羡慕的份儿。手脚不停哆嗦,自己看自己都觉得是怪物,这其中的苦,只有赵某心里最清楚。
1%的60岁以上老人患有帕金森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病变,文坛泰斗巴金、一代伟人邓小平、数学家陈景润、拳王阿里、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许多名人都患有帕金森病。全球大约有4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中国目前有220万帕金森患者,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然而公众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还远远不够。
“抖、僵、慢”是典型症状
迄今为止,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年龄老化、环境毒素污染(如工农业污染、室内装修污染)、遗传等综合因素有关。
它的症状表现主要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的典型表现可总结为“抖、僵、慢”三个字。抖是指手、胳膊、小腿、下颌和面部不由自主地抖动;僵是指肌肉变得紧绷,四肢活动时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慢是指动作缓慢,如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以小碎步前进。而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嗅觉“失灵”,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如噩梦、大喊大叫、乱跑乱动等,认知障碍,合并抑郁,出现幻觉、失眠、便秘等。
康复训练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状况
王学廉表示,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目前世界医学界公认脑起搏器手术有良好的效果。该手术通过精准靶点定位后在大脑中植入微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减轻和控制异常症状的目的。
另外,患者平日的运动康复训练也很重要,康复训练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华商报记者王蓓
新闻推荐
天天正能量二维码龚援将老人抱上车(翻拍)记者张雷摄龚援向记者讲述当天的情况记者张雷摄本报讯(记者张雷)一位老人上公交车时,因双腿颤抖而迟迟上不了车。公交车司机见到后主动把老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