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剧团来到西安,他们前往厂矿、农村,露天搭台,为广大基层群众义务演出。直至10月离开,该剧团共演出31场,观众超过74900人次。剧团在西安城内的收费演出被安排在当时唯一的涉外宾馆——人民大厦。为了此次演出,剧团专门印制了戏单、戏票,笔者有幸藏有其中一套。
该戏单为16开大,封面底色为蓝色,中为一枝开放的梅花,设色典雅。戏单上书“梅兰芳剧团梅兰芳江苏省京剧团协助演出(演出节目说明书)人民大厦礼堂1957.9”。同场戏票横5.5厘米,纵15厘米,正面左侧印有画有梅花的扇面,传为梅兰芳作,其下为“演出单位办公室主办”字样,右为“梅兰芳剧团旅陕演出入场券地址:人民大厦礼堂”字样。票的背面为场次日期“10月5日下午7时30分”,座位为“池甲6排27号”,票价2.6元。
尽管票价并不便宜,但当时戏迷们还是趋之若鹜,大家都想现场欣赏大师的精湛表演,因此一票难求。当时一位名叫王延龄的戏迷(或为戏曲研究者)有机会买到了这张座位不是很好的票,但他很有心,不仅将戏单珍藏下来,而且细心地将票粘在戏单的最后一页。多年后,我意外得到王延龄珍藏的数十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单,而梅兰芳1957年西安演出的戏单是其中唯一一份保留有戏票的,足见他对此票的珍视。
需要说明的是,藏品中戏单为一类,戏票(入场券)为一类。后者较前者的收藏难度更大,而将一出戏的戏单和戏票一并收存则更为难得。(张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维)9月16日是2017西安双创周第二天,来自不同行业的业界精英齐聚西安创业大街,从各自所从事的领域热议风口下的共享经济。西安蒜泥科技CTO褚智威认为,共享经济最主要是让闲置资产活起来,未...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