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西安精品舞台演出受到青年观众的热情追捧,大家对于现场感的追求越来越强烈,西安观众正和高雅舞台艺术激情相拥。
观众分类 以青年群体为主
昨晚,陕西人艺小剧场推出的话剧《江小东和刘小文》真诚上演:四个演员,两个舞台人物,四个凳子作道具,在极简的氛围中,以幽默犀利的对白直击心灵的最深处,留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虽然这里舞台很小,可演员们表演的热情与专注丝毫不减,赢得了观众长时间的掌声。
这两年,西安的观众明显感觉到在家门口欣赏舞台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了,陕西大剧院、索菲特人民大厦大剧院、人民剧院、易俗社大剧院、西安音乐厅……这些场所几乎每到周末都有大型演出。类似于人艺小剧场这样的小型演出场所也不断增多,除了早先的王木犊剧场、天禧苑等每晚的演出都是满座,碰到周末常常一票难求,近来的大华1935、易俗社小剧场等也都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场火爆的演出,甚至青曲社这样的曲艺小剧场也开始提供话剧演出。它们都以新颖先锋的演出形式吸引培育了一大批观众群体。
调查中记者发现,和单纯的舞蹈、音乐演出不同,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戏剧……因为都是带有剧情的舞台表演形式,有故事容易“懂”,而且丰富的舞台视觉效果也使观众觉得“热闹”,所以更受观众欢迎。现场观众以青年人居多,也有不少老年人,但并不是周围居民,而是慕名而来的游客。
大麦网西北负责人乔林认为话剧是目前西安剧场主力,“剧本和编剧越年轻项目销售越好”。观众中有不少是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更多的则是非专业的普通年轻人,“他们自己买票,不断步入剧场享受现场艺术的魅力;他们在朋友圈里充当‘水军\’,表示他们对那些充满创意的剧场演出内容的喜爱。”
观众需求 对精品剧目的需求不断提升
西安人民剧院策划部负责人闫文静透露,西安的剧院演出大致分为租场和剧院主办两种,以人民剧院为例,“如果是租场的话,外地来的剧团一般票价都定在80元至380元之间,但因为包含赠票和工作票在内,真实上座率不好判断。人民剧院主办的演出,由于是自营,成本可控,所以票价就定的相对合理,成人票在80元到200元之间,儿童票在60元至150元之间。上座情况就相当不错。”
在她看来,现在的西安观众越来越成熟,对精品剧目的需求和判断也日渐提升。“可能会有一些口碑不佳的演出会影响观众的选择,但是好剧绝不愁卖。一些在北上广特别叫好、叫座、有口碑效应的演出,门票就很好出售,比如孟京辉的话剧和‘开心麻花\’的戏,去年在人民剧院上演的《恋爱的犀牛》,三场全部爆满。再比如马上要在陕西大剧院演出的《猫》,这些非常有口碑的剧是不愁卖的。”
记者随后在大麦网上看到,本月28日陕西大剧院即将上演的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猫》,单人票价从180元的学生票起,分为380元、580元、780元、980元、1280元等,目前只剩下最高的1380元仍有部分余票,双人票和家庭票均已售罄。
很多观众之所以愿意选择观看现场演出,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齐叫好”的氛围是非常吸引人的。已经购买了《猫》的双人票,准备和女朋友一起度过难忘周末的李先生说,“经典舞台演出每一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因此演出票价没有贵不贵的考虑,只有值不值的问题。”
文化惠民 让“掏钱看戏”成为新时尚
据了解,目前西安排在前列的演出形式,分别是话剧、儿童剧、戏曲、曲艺。闫文静告诉记者,以前单纯是亲子类的儿童演出门票相对好卖一些。“这两年,这个现象依然存在,但是随着去年陕西文惠卡的发行,成功地培养了一部分观众。”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引导文化消费,既需要不断增加供给,又需要进行培育和引导。为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艺术发展成果,去年5月23日开始,省文化厅向社会公开发行陕西省文化惠民卡。每张卡缴100元年费,就能享受到政府每年补贴400元,卡内500元金额可直接用于购买陕西驻点剧场全年百余台精彩演出,还涵盖省文化厅主办的陕西省艺术节、每年一届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陕西省现代文化艺术节以及其他节庆晚会等大型重点艺术活动等。即使卡内金额为零还可享受惠民折扣票价。
文化惠民卡以“优质低价、概不赠票”为原则,试图改变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业界认为,这是一种以共享文化惠民政策、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为目标,政府补贴精准惠民的有效市场调控方式。立竿见影,西安文化演出集中推出,一时间观演人数大大增加,“看演出”逐渐成为一种接近高雅艺术、提升自我形象的生活方式,成为许多人追逐的潮流,“掏钱看戏”也成为文艺爱好者的新时尚。
本报记者夏明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永利实习生张冬娜)“白日辛苦夜间忙,创业虽苦莫彷徨。毅力智慧招招鲜,披荆斩棘勇登攀。”4月13日,83岁的周树基老人只身来到西安公安未央分局谭家派出所,办理自己和老伴...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