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丝路文明·西安文脉工程”系列作品、诸多主题里,不仅有再现恢宏历史画面的作品,更有当代的时尚表达。比如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场在古城墙上举办的马拉松赛事。2018赛事即将启幕,本期推出城墙马拉松主题,以传统水墨展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穿越古今中外的艺术表达。
画家简介
倪超
·其人·
美术学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安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展览部主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中国画学会理事,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展览部副主任。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获得者。
·其画·
2007年作品《遥望》入选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8年作品《九月-起舞》入选第七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2年作品《观棋不语之一》获得2012年亲情中华国际水墨艺术大展准大赏(银奖)(国际水墨艺术促进会)
2015年作品《初春歌会》入围立项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
2015年作品《棋乐融融》入选第二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2016年参与“大秦岭-中国脊梁”青年文艺创作扶持活动(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
2017年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丝路文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艺术基金)
公元前490年,在希腊的土地上,有一位少年心怀胜利的喜悦,不断奔跑,将马拉松战役胜利的喜报传回希腊。马拉松从此成了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等积极向上精神的代名词。现如今马拉松从“飞毛腿”裴里庇第斯的奔跑传奇,变为了一种健康、绿色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马拉松也让更多市民从“要我运动”变为了“我要运动”,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跑步一族。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是以西安最具标示性的城墙作为赛道,参赛选手在奔跑的过程中既愉悦了身心,又感受到了历史厚重与运动朝气的融合。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不仅仅是一场赛事,也是一个体育活动的嘉年华,还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既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马拉松精神的展示平台,是西安城市精神培养的重要方式,是西安城市文化的传播渠道,也是体育运动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最佳途径。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即展示出西安的城市发展、文化发展,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丝路起点的新活力,城墙马拉松已经成为了西安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是一个现实题材创作,现实题材创作对素材的可靠性要求较高,所以在创作构思初期登城墙收集有关城墙建筑和环境的资料素材,同时收集历年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照片,选取了包含男女老少、各种肤色的马拉松选手在起点出发的瞬间作为表现内容,突出城墙马拉松的全民参与性和国际性,表现一种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
第一稿草图构图比例为1:2。构思期间恰逢2016年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举行,这次在现场充分感受到在城墙上的马拉松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收集到大量的马拉松现场资料。第二稿草图将马拉松选手增多,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表现更加激烈的比赛气氛。在专家艺委会老师的建议下第三稿将画幅比例拉宽到1:3,同时省略去前两稿中记者部分,使画面更合理,人物增加到百人左右,加强了马拉松赛宏大的场面感。在第三稿草图的基础上完成原大素描稿,素描稿细化了人物形象,丰富了场景,特别在画面的右下角增加了一个背身人物,完整了画面结构,增加了画面层次。
最终完成稿采用的是全景式构图,这种构图能够更好的表现马拉松比赛的场面感,给人一种选手即将冲出画面的力量感,呈现出城墙本身的魅力和和谐的周边环境。表现手法上采取了以墨线书写为主,以皴染为辅,画面色调为暖色调,烘托出比赛现场热烈、喜庆的氛围。更好的展示出城墙厚重的历史感和马拉松选手蓬勃向上的时代感。
整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历时七个多月,终于完成了尺寸为丈二整张的作品。
艺术感言
形式之外——作品的内在精神
中国画在本质上是写意的,这个写意性其实就是要弱化物质性而强调精神性。在审美意识上是双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二者的有机联系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独特魅力。即使是主题性很强的作品,也要强调它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而不只是表现它的场面效果与叙事功能。《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的创作过程中,我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不是还原一个马拉松的比赛现场,而是在寻找这幅画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西安城墙是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代表性建筑,最能代表它的词语就是历史厚重。马拉松却非常当代,是构成现代“绿色生活”的一部分。创作中我很想表现出时空穿越的感觉,城墙就像是时间的界线,穿过城墙就仿佛穿越了时光。而奔跑在城墙上的男女老少、各国友人,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见证这座古城的过去和未来。画面表现上我采用了水墨的方式,层层的积染就如同历史的更迭,浑厚而历经沧桑。选择以墨线书写的手法来塑造奔跑的运动员,书法的律动就像现代城市的节奏,明快而生机勃勃。
艺术的创作是漫长的心理活动,是用画面观察和体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方式,画面任何的形象都来自于生活,特别是当代生活。从秦代的兵马俑到唐代的美女,无不生动的为我们展示了关注当代,与当下生活紧密联系的作品才能不朽。“文脉”的整体创作,正是让当代的艺术家以现代的语言,热情的歌颂着生活的可爱。最后感谢专家艺委会的老师们,在创作过程中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弥补了我经验与认识上的不足,使我受益良多。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端实习生王戴娜)记者4月13日从市政府获悉,为进一步强化全市城中村消防安全工作,重点防范城中村电动车火灾事故,西安市将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