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付继琪)5月18日,记者从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根据《西安市进一步加强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管控疏解人口降低密度的规划管理意见》,预计至2020年,在21.13平方公里的明清历史文化区及91.93平方公里的隋唐历史文化区内,疏散人口3万人,增加50公顷的绿地、广场及公共服务设施;至2025年,初步形成历史文化底蕴彰显、社会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核心区。
《管理意见》严格遵守《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坚持保老城建新城。将本次规划管控范围为代表的老城区作为管控和提升的重要区域,有序疏解、有机更新,体现古都历史风貌。优化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环境,坚持“只拆不建、多拆少建、最多拆一建一”,降低重点历史文化区域过密的建筑和人口;以资金换空间、用空间增绿色、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平衡全市公共资源布局,引导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的医院、企事业单位、大型生产物资专业批发市场外迁。
《管理意见》明确要求,明城墙以内不再新增居住用地,各类以划拨形式供给的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办公、文化、农贸市场、文物保护等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不得变更、兼容其他经营性用地(居住、商业、旅游、娱乐)土地。明清、隋唐历史文化区内分别占地规模7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以下建设项目不得单独建设,此占地规模居住用地只拆不建。优先用于公园绿地、市民健身广场、社会停车场(地下)等公益设施建设。
据了解,明清历史文化区及隋唐历史文化区共计约113.06平方公里(其中,明清历史文化区约21.13平方公里,隋唐历史文化区约91.93平方公里),涉及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雁塔区、高新区管委会、曲江管委会、浐灞管委会七个行政区及开发区。
新闻推荐
图为演出现场。本报记者刘强摄 本报讯(记者李龙飞)5月23日晚,在民族管弦乐《国风》的优美旋律中,由省委宣传...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