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
《诗经》是中华文明、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重要的源头,如果不是因为《诗经》的出现,流淌几千年文学长河和文化长河,我们今天那就很难回溯了。
丰京、镐京地区是诗经创造的重要基地。今天,沣东新城能够在沣河两岸建造“诗经里”这样一个文化园区,让我觉得非常骄傲,这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沣水岸边建造“诗经里”,主要是复原一种生活,复原一种理念,展示一种理念,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些美好的生活不仅依托在亭台楼阁的硬件上,更重要的是来到“诗经里”,我们内心每时每刻都会变化,这些变化既有赖于建造“诗经里”和西安市为我们提供的整体经济社会文化的推动,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内心体验和我们内心感受,包括我们内心学习的进一步感知。“诗经里”所带来的感知,在时时刻刻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家庭、孩子,我想这就是来到“诗经里”的意义所在。
建造“诗经里”,不仅仅只是在河边建造了几个房屋、居所,开设了一些经典,挂上了一些招牌,最核心是要在全国有一种文化示范和引领作用。当初我们陕西的先祖们,走到了时代的前沿。现在,我们期待着这片热土焕发出新的魅力。
孟建国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
沣河是诗经发源地之一,诗经的多个篇章就诞生在沣河两岸。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源起的文化名片和时代坐标。
“诗经里”的问世,体现出了大西安对于文化复兴重视与努力,体现出了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责任担当,体现出了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成功。
黎荔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我从很早就开始关注“诗经里”这个项目,也一路见证着这个地方从无到有,从建设到开业半年以来的各种经历。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诗经里”火热的游客欢迎度,正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出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文化的价值所在。两千多年前,在这个地方见证了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兴起,两千多年后,这里因为《诗经》再次兴盛,由此可见文化所带来的吸引力和魅力值是不会因为时间而消亡的。沣东新城“诗经里”的建成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在这里,我希望通过大家的体验,去发现、理解《诗经》并没有走远,它依然从远古走来,是那样的纯粹、无邪、诗意、美好……
张克晋
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教授
《诗经》和《史记》是我一生研究的主要的主题,非常感谢沣东新城在我们西周的都城旧址上,建设“诗经里”这么好的一个文化区块。
在这里,不但有与诗经相关的建筑、相关的文创产品,还有很多别有韵味的美食。更重要的就是这里重视诗经文化的传承,还有诗经文化讲堂,这个是让我非常欣赏的。在这里,我们大家可以一起体会诗经的美好,一起在传统文化里面共同成长,这让我非常感动。
王锋钧
西安博物院副院长、文博专家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以文化为魂就能让一座城市拥有渗透于血液之中的高贵品质。在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今天,我们应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宣传西安的历史文化,彰显这里的文化成就和都市魅力,用祖先创造的辉煌伟业,培育市民的荣誉感、国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的人文形象。西安应该有更多类似“诗经里”这样的项目,将古长安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让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
肖云儒
著名文化学者
“诗经里”的建成,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它能给所有来到这的人联系上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就是要把这种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气氛、这种诗礼乐的气氛传承下去,这样我们个人的生存经验就跟我们祖先的生存经验接续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的生存经验,成为集体的意识。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以“诗经”文化为魂的诗经里小镇以“文化+产业”这一创新城市发展方向,开启了“高端产业+文旅休闲”的新模式,突破了传统“民俗+小吃+休闲旅游”小镇的模板,走出了一条复兴传统文化、创新产业发展、经济和社会效应最大化的“优美小镇产业发展模式”的新路子。凭诗会友,“西咸文化大讲堂”将打造陕西文化品牌,彰显中华文化魅力,让文化传承,与时俱进,全民共享。
雏形已现的诗经里小镇正在让诗经文化与建筑格局重塑,让文化经典重现现实生活。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见证古诗经里的绿竹猗猗,杨柳依依,蒹葭苍苍,荇菜参差……也将见证大西安涤荡出的诗意韵律,它将从骨子里唤醒人们的古典情怀与志趣高远,在坚定传统文化信仰,重回诗意的呐喊里,引领我们步履不息,自信向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扬)日前,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全国83所高校的610支队伍参赛...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