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学员举行文艺汇演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实施10周年。10年来,我国的禁毒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毒品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如何让毒品远离生活?病残吸毒人员如何治?禁毒战争如何赢?三秦都市报记者带着这3个问题,走进西安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采访了多位一线戒毒民警。
如何让毒品远离生活
现任隔离戒毒所三中队中队长的王随红在这里工作十多年,见证了禁毒工作的变化。
“2005年前后,新型毒品兴起,有取代传统毒品的趋势。”他对记者说。
新型毒品指冰毒、摇头丸等化学合成毒品。王随红说,10年前的戒毒学员中,大多以吸食海洛因为主,且年轻人很少,多是一些吸毒史在10年以上的“老烟民”。而现在的1100多名戒毒学员中,不少都是吸食冰毒、K粉、摇头丸等年轻人。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停留在年轻人观念中的一个误区,“他们认为偶尔吸食K粉、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之后,人比较兴奋,有些人赌博时服用,可几天几夜不睡觉,一些人甚至因为吸食这类毒品后没有恐怖的外在表现,而认为这不算毒品。”
“比毒瘾更难戒掉的是心瘾。”王随红认为,从学校到社会应该形成一个宣传教育和监管的完整链条,降低大家感染毒品的概率。
病残吸毒人员如何治
一直以来,因长期吸毒,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病残特殊吸毒人员,都是戒毒所的“老大难”问题。
49岁的二中队管教民警何家骥是一名资深管教干部,帮教过的戒毒人员已经数不清了。他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吸毒人员想通过自身疾病来逃避警方打击,构成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
为此,戒毒所实行“应收尽收”“应戒尽戒”原则,关口前移、预防为先,大力推行“一站式”收押和“预收戒”的工作机制,对传染患者建立专门的病区,安装空气消毒机,阻隔病源的扩散,确保病源的传染,防患于未然。
禁毒战争如何赢
不同于公安机关的其他监管场所,戒毒所中的吸毒者都被称为“学员”。
“吸毒人员是特殊的病人。”何家骥说,一个人能否成功戒掉毒品,除了个人意志力,爱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家人的爱、朋友的爱,也包括社会各界的包容与关爱。没有这些爱,要真正戒断再不复吸,肯定是有难度的。
戒毒所教导员代锋亮告诉记者,在两年的戒毒期满后,如何帮助戒毒学员融入社会、融入家庭,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公里”。
“衡量戒毒的成绩不仅仅是收容了多少戒毒人员,我们更注重的是教育矫治了多少戒毒人员,使他们不再复吸。戒毒人员在社会上往往缺少关爱,得不到尊重与温暖,要杜绝回去后继续吸毒,必须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悔悟与温暖,从心理源头拔掉毒瘾。”代锋亮说,尽管禁毒面对多种挑战和困难,但自《禁毒法》实施10年来,禁毒作为“人民战争”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上隐性的吸毒人员和失控的吸毒人员已明显减少。
文/图本报记者宋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佳)昨日,记者从西安市交警支队获悉,中考期间,西安交警各大队按照考点分布,加强考点周边交通节点的疏导,每个考点都...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