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斌在做实验。
一张不算大的办公桌,摆满了书,桌子向阳的围挡板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盆景。就是在这个普通而又不失书香和情趣的办公桌前,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高瑞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攻关。
从初来乍到的技术新人到行业核心技术领军人物,从在创新海洋里只身独往到携众同行,从专注技术攻坚到致力于医疗器械国产化,44岁的高瑞斌用20多年的执着和坚守,为康泰医学公司和医疗器械国产化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并收获满满。“我只是尽己所能做了该做的事,不断推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技术实现国产化。”高瑞斌自信地说。
初出茅庐 信心满满
1997年盛夏,高瑞斌大学毕业,学习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她被康泰医学公司的业务领域所吸引。不久,她成为公司研发部的一员。
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高瑞斌充满了好奇和干劲。为使她快速成长,公司安排了一位副总经理作为老师,带着她进行医疗电子元件的研发。当时,公司发现市面上动态心电监护仪因存储空间小,存在无法实现全天候监测的缺陷,客户使用满意度较差,决定向该领域进军。初出茅庐的高瑞斌参与到该项目的研发中,迎来了事业的首次挑战。
然而,要从技术上实现突破并非易事。“当时上班就是大量查阅资料,反复做实验,设计方案修改多次才制成样机。”高瑞斌回忆说,那时候电脑技术还未普及,很多技术参数要人工用特定设备把程序输入到机器,费时费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年的潜心实验,高瑞斌和研发团队一起,成功研发出TLC98动态心电监护仪,将之前的片段化监控变为全天候监控,开创了全息心电holter的先河。这款产品获得河北省科技成果奖、秦皇岛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当时,研发团队只有4个人,我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感到了重重压力。但压力就是动力,我对这项技术的挑战充满信心。”高瑞斌说,从那以后,她的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创无止境 瞄准自主
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关键在创新。康泰医学公司作为专业从事电子医疗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从最初的引进技术,到掌握核心技术,再到逐渐跻身行业领军队伍,这个过程离不开高瑞斌及其研发团队的辛勤努力。
“最初我们引进国外的技术,往往受制于人。这些年,我们认识到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要性,致力于实现医疗器械国产化,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高瑞斌说。
2005年,高瑞斌去西安交通大学学习脉搏血氧仪技术。回到公司后,她经过1年多的刻苦钻研,成功研发出数字化脉搏血氧仪,解决了模拟血氧仪成本高、调试困难等缺陷,实现了产品技术的飞跃,一经问世便引得格外关注。
克服脑电信号微弱易受干扰、系统功耗较大等难点,成功研发CMS动态脑电图仪,获河北省科技成果奖;成功解决程控放大电路、高速模数转换等多个难点,研发出自主创新的肌电诱发电位图仪,获秦皇岛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20多年来,高瑞斌参与了公司10多类产品的研发,通过不断创新收获了累累硕果。如今,公司拥有血氧类、血压类、心电类等20多种产品,自主开发的脑电holter、脑电地形、心电工作站等十几种产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和蔼可亲 乐在其中
“我不太会说,也不太懂管理。”高瑞斌打趣地说。然而,在同事心中,高瑞斌是一位和蔼的大姐,“高姐,和您咨询个事”“高姐,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一声“高姐”架起了亲切沟通的桥梁。
2006年10月,高瑞斌被聘为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及系统工程师,2009年以后主要负责公司新产品的预研,成为硬件部负责人。如今,公司研发部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近300人,分工也更加精细。目前,高瑞斌自己直接负责的就有3个研发小组,主攻新产品研发。
高瑞斌待人随和,对待研发也爱听同事的意见。同是研发中心副总监的杨振说:“高瑞斌不仅技术过硬,还非常乐于助人,和团队成员关系融洽,是我们的榜样。”
已获得河北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高瑞斌,仍把不断学习和自我充电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从入职到现在,她一直不忘学习,从理论著作到专业期刊、网站论坛,都是她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今市场竞争加剧,自身的知识和技术也要不断更新,不学习、不创新就容易被落下。”高瑞斌如是说。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发表70篇科研论文,其中6篇发表在《Nature》系列子刊上……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西安交通大学首个“学术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