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苏怀平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引发社会对公交安全的持续关注。近日,南京、北京、重庆、西安、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的公交管理部门,纷纷出招防“车闹”,加装防护栏、开展心理疏导,还别出心裁设置“委屈奖”,共同为公交安全保驾护航。
为了防止“车闹”,各地可谓煞费苦心。在现实生活中,乘客打骂公交车司机、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车闹”现象屡屡发生,极大地危害公共安全。究其原因,“车闹”者法律意识淡薄、素质低下,加之违法犯罪成本过于低廉,才有恃无恐。愤怒之余,我们也应反思,如何应对、减少甚至杜绝这样的行为。
公众必须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遵守的准则,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多措并举,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路见不平还应“拔刀相助”。反思公交车坠江事件,如果当时有乘客站出来劝解,悲剧或不至于发生。社会道德风气,关系着每个人的祸福得失。每个人都应消除看客心理,共同守护公共安全,共建公共文明。
更重要的是,要让“车闹”者付出代价,从源头上遏制“车闹”。可将“车闹”纳入法律法规管控范围,并设置乘客“黑名单”,加大惩戒力度,最大限度增加“车闹”成本,对坏人坏事予以震慑。
新闻推荐
11月7日下午,泛华集团副总裁、泛华北方投资董事长罗云兵一行到访沣东新城,实地考察区域投资和营商环境。沣东新城党委书记...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