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到洛阳,空间距离近400公里;从离家到回家,情感距离却隔着整整48年。
梦圆西安,48岁的王燕(化名)朝着她的亲生父母,深深鞠躬,“特别好,回家了。”
去年,一张藏在旧衣服里的出生证,让王燕对自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那时,她的父母去世不久,在整理两位老人的遗物时,无意中找到了这张出生证。
出生证上,有一个被称为“母亲”的陌生名字。信息显示,她是1974年出生的,家庭住址在西安市西木头市69号。“我是西安生的?”从小在河南洛阳农村长大的她,有些诧异,“这个陌生的名字究竟是谁?”
王燕的很多亲戚都在西安。带着疑惑,她委托亲戚、朋友,在西安西木头市附近打听这个名字。
此事,再无下落。
今年11月,王燕向一家公益组织求助,“能不能从派出所方面打听打听。”
11月4日下午,志愿者张师傅找到了公安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民警姚六一。姚六一当了12年社区民警,对南大街辖区非常熟悉。寻亲的事,姚六一接手过很多,他加了王燕的微信,看到了这张出生证的照片。
卖过肉。这3个字,成为一个关键信息。
“钟楼社区确实有过一家肉联厂。”昨日,姚六一告诉记者,当时的肉联厂,都是国营单位,可以从派出所调出旧档案,找到这个人。
派出所调出的旧档案显示,这个陌生名字是个老太太,已经82岁了,目前住在朱雀大街。在长安路派出所的帮助下,姚六一找到了老人。
“确有此事,”在南大街派出所,老太太坦言,送人的这个孩子,是她的第六个女儿,“当时家里太穷了,实在养活不了。”
前两年,老太太曾寻找过这个女儿,但是没有结果。事后,她大病了一场,“这个女儿被送到了鄠邑区,不可能在河南。此外,她是1970年出生的,年龄也对不上。”
寻亲一度陷入僵局。
姚六一没有放弃。他通过微信,和王燕一次次沟通,确认情况。
碑林警方联系到了西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将老太太和王燕先后请来,做DNA鉴定。
11月14日,鉴定结果出来了,两人之间存在生物学上的亲属血缘关系。
“王燕的养父母,应该修改过出生证的信息,”姚六一说,王燕的确是1970年出生的,至于西木头市69号这个地方,“压根不存在,这个地址也是改过的。”
11月15日,王燕从洛阳赶来西安,姚六一带着老太太的4个女儿,带上鲜花,去北客站接站。此时,姚六一与王燕的微信聊天记录,已经超过了100条。
昨日下午,老太太的女儿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父母年龄大了,特别思念当年被送走的女儿,“失散48年的妹妹找到了,一家人团圆了。”
本报记者宋雨李少娟实习生杜豆
新闻推荐
海陆丝绸之路联动 西咸新区联手厦门火炬高新区打造“双创”共同体
11月20日上午,2018“创响中国”西咸站暨“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促进大会在西咸新区举办。本次活动由“创响中国”活动组委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