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高质量发展统筹高端产业和高速度增长,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再聚焦。作为大西安工业经济主战场、开放经济试验田和先进制造业排头兵,西安经开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积极改革创新、力促产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营商环境、实现协同发展五方面主动作为,“五路发兵”助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大西安北部经济增长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落实,西安经开区充分利用陕西自贸试验区平台优势,加快中欧、中德等国际园区建设,不断聚集发展合力。上半年,西安经开区与世界500强德国博世力士乐集团、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分别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战略框架协议》。依托自贸区平台,西安经开区创新推出的“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智慧海关建设助推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两个案例被评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实践案例。
作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西安万亿级工业大走廊,西安经开区持续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纵深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随着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的有力推进,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目标稳步实现。
9月17日,西安经开区正式接管高铁新城片区后,随即启动高铁新城和草滩园区的整体化高标准功能设计,构建高铁功能覆盖圈,推进总部经济、金融商业、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激活开放经济动能。
今年是西安市的“营商环境提升年”。7月6日,全省首个智能政务服务驿站在西安经开区揭牌。该服务驿站通过终端机服务,实现全年75项服务24小时不打烊。同时,西安经开区规范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事项,明确服务职责,以“三段式”营商服务链,构建“精简、专业、协同、可预期”的企业发展服务机制,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经开区依托地理区位、交通辐射、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方面突出优势,构建起以渭河为轴线的“一河两岸”发展格局,加速与高陵、富阎板块“一体化”联动协同发展,引领建设以先进制造业、航空产业、军民融合为主导的万亿级工业大走廊产业示范区。
记者 徐华梅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俊洲)11月19日下午,秦岭大熊猫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以“守护熊猫、拥抱未来”为主题,与会专家分享研究成果、交...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