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明在秦岭大熊猫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首席记者李荣文/图
“我们不要以为有了钱就一定能改善环境,这是错误的,公益不是捐钱,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根植于我们心中、流淌在血液里的。”11月19日,在秦岭大熊猫论坛上,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理事、西安立丰企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明作为特邀嘉宾,向参会人员分享了秦岭大熊猫保育项目经验,充分体现了优秀企业家在生态保护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保护环境需科学施策
提起阿拉善SEE公益组织,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刚走上讲台,颜明就向大家抛出了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组织最早是由十几个企业家发起的。”颜明说,2014年,一些爱心企业家为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去寻找源头,直到找到内蒙古阿拉善蒙腾格里拉沙漠时,就暗下决心,必须从荒漠化治理开始。
2014年6月5日,由中国近百名企业家在阿拉善蒙腾格里沙漠月亮湖畔正式成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它是中国首家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企业家为主体,以保护生态为目标的社会团体。
成立之初,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只有70多个会员,目前已经发展到950多个企业会员。
从最早的荒漠化治理到现在的不局限于荒漠化治理,现如今,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队伍不断壮大。
“为保护秦岭大熊猫和朱鹮,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秦岭生态的保护意识,带动更多的地方企业家投身到秦岭生态保护行动中来,我们提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维护一方水土’的口号。”颜明说,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发现秦岭的大熊猫正面临食物短缺问题,经过探讨,他们决定通过建“熊猫食堂”来解决这一问题,进而保护秦岭生态。
今年6月,阿拉善SEE西北项目中心“鹮田一分”朱鹮栖息地农田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启动。
所谓“鹮田一分”,就是在每亩稻田中特别为朱鹮留出一分田作为觅食区,觅食区内严格禁止任何生产活动,长年保证蓄水,并要定期投放泥鳅、鱼、虾等,以修复水田的生物多样性,确保朱鹮在野外有充足的食物。
“项目拟在五年内修复500亩水田,在每亩稻田中留出一分朱鹮觅食地。”颜明说,“鹮田一分”在改善和修复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朱鹮种群数量和农户收入增加的双赢目标。
残疾人通道在人心里
“我们总以为捐钱捐物就是公益,实际上,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根植于我们心中、流淌在血液里的。”颜明说,当大家看到有人在盖楼时,特意留了宽敞的残疾人通道,大家会说这个老板很有良心,但这个残疾人通道仅仅是表面行为,其实,这个通道就在人的心里。
颜明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身于公益环保事业,但仅有激情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科学性,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用商业的力量推动公益健康良性发展。
“我们的使命是凝聚企业家精神,留住碧水蓝天,但我们绝不是简单的企业家。”颜明表示,凝聚企业家的精神做环保,这种精神,就是追求效益,只有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企业家一定能在公益环保事业上作出更多的贡献。
新闻推荐
每年11月的第三周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为提高社会公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和水平,普及抗...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