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西安市城管局公园广场处相关工作人员向华商报记者介绍了加快推进围墙拆除工作的情况。
“莲湖公园进行得最快,目前围墙基本拆除完了。”公园广场处工作人员说,7个市管公园直接由城管局制订方案审定实施,启动拆除最早。
据了解,拆除围墙工作是按照“能拆尽拆、能开尽开”的原则,该工作人员以清凉山(森林)公园为例说:“这个公园拆除的量比较少,它有其特殊性,周围是山体,公园的挡土墙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市民看着像墙体似乎阻止了进出。清凉山(森林)公园的拆除围墙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让市民更方便进出。”
再比如免费开放的问题,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有保护候鸟的功用,这几年公园在保护候鸟上做了很多,为确保野生动植物特别是鸟类安全栖息繁衍,不宜拆除围墙,目前就是让其今年年底实现免费开放。
12个公园年底前要完成围墙拆除,时间紧任务重,各公园每天都会上报拆除围墙的工作进度。
截至11月23日,市管公园中的丰庆公园自东门北侧开始拆除;莲湖公园结合提升改造正在对公园北门东、西两侧铁艺栏杆进行拆除;长乐公园西大门拆除完毕、缩小围挡、恢复拆除后的混凝土地面及石鼓标识上的破损面,在已经全部敞开的公园西边主出入口设置了临时隔离墩;革命公园开始苗木移栽工作;文景山公园继续进行苗木移植,23日已经开始拆除围墙施工;红光公园部署围墙拆除事宜,将于23日全面进场施工。
其他公园里,莲湖区儿童公园已完成外围墙(南侧及西侧)围挡200延米,正在进行施工前准备;建工集团管理的清凉山(森林)公园已上报拆除围栏工作计划及倒排工期表;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环城西苑目前正在研究围墙拆除及后续管理调整方案;寒窑遗址公园正在研究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方式调整方案;大唐芙蓉园拆墙透绿方案目前拟报西北设计院张锦秋院士亲自审核;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已上报倒排工期表,园区设施修缮施工和核心保护区域围挡施工正在有序进行,园区标识导视系统设计工作已完成。
拆除了围墙的恢复绿化也要按照时间和季节性进行,尤其是恢复绿化方面,冬季下雪新栽绿化很难成活。公园拆除围墙的工作各方都很关注,方案由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设计,也经过专家多轮论证,城管局也会监督各公园拆除围墙工作,要求制定倒排工期表,督促按期拆除。当然拆除围墙后人流量激增带来的安全问题、设施、绿化维任务重加大不可避免。为了安全公园必然要增加更多的监控设施,保安的巡逻频次人员要增加,维护费用有可能成倍增加。
另外,全开放式的公园也需要市民的素质不断地提高,爱护公园的设施,不去随意踩踏破坏公园里的绿植。
>>学者观点
拆墙透绿应最大限度提升游园体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薛立尧:将围墙换成绿色通透的边界
拆墙透绿是还公园于民,变公园为公共绿地的第一步,它打破了公园自身与外界的割裂性。但是拆围墙还要根据不同公园的特征而定,有的公园有历史的遗迹、生态空间,就需要变围墙为新的、绿色通透的边界。拆围墙并不是彻底地对外开放,而是将围墙边界换了一种形式,换成绿色通透的边界,并且把公园内部最值得保护的区域形成新的保护屏障,比如历史遗迹、古迹遗址在公园内部形成一个专门的保护边界。
拆除围墙后做好设计是第二步,需要重新设计,用新的形式去围合,高新区的一些公园就做得不错,其他公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新纪元公园是高新区建成之初的第一座综合性公园,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它的边界变成绿色的灌木和小乔木点缀形成的通透式的边界,并且边界又与外侧的高新二路(樱花大道)道路绿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层次非常丰富的绿色边界,边界中时断时续有进入公园的入口,形成休憩的港湾式场地,也丰富了街道的游居体验,无形中也拓展了公园的边界空间。
过去有围墙的公园,边界会被商业或者餐饮等服务业的建筑蚕食,拆除围墙后边界打开,原来围墙的地方会变成过渡空间,也会变成人们的游憩带,暴露之下很难有再被蚕食的风险。
环城西苑是城市更新的体现,它是绿色的共享,过去是一个水泵电缆的专业市场,设计成公园时以赏景为主,附带了一些餐饮服务业的功能,同时它又在主干道和城墙护城河之前,这样的公园也有保护带的作用,功能叠加的作用。
西安理工大学讲师李皓:改造围墙区域景观是当务之急
西安正在进行12座公园拆墙透绿工作,相关部门不仅应重视打开围墙、向公众开放的简单改造思路,还应细致研究拆除围墙后,如何更好提升公园绿地品质服务的诸多问题。
正在拆除围墙的公园多为上世纪设计并建造,受当时的园林设计思想影响,公园的围墙区域作为边界围合空间的手段,多设计为密林环绕的观赏空间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土坡林带,这样的空间在拆除围墙后,围墙区域与邻近城市道路现代简洁的景观风貌差异过大,协调性不强。因此,拆完围墙后适当改造围墙区域景观是当务之急。
但是对原围墙区域景观空间改造过大,又可能会造成公园空间观赏视线一览无余,破坏原有公园内部景观空间曲折变化、含蓄婉转的游园氛围,降低游人游览体验,甚至会彻底破坏有文物价值的公园空间格局。有鉴于此,现代城市公园绿地在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前提下,应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并充分发挥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公园绿地拆墙透绿是好事,但还要在此基础上考虑历史性公园记忆的保护,并最大限度地提升市民游览公园绿地的趣味及游园体验,吸引不同人群积极使用,不断增强市民幸福指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丁砚强:要考虑建设与管理的矛盾问题
在中国开放式公园多数都是跟整个城市社区共同存在的,例如上海的后滩公园,苏州金鸡湖公园,国外的如加拿大太平洋协和社区,纽约的中央公园,大大小小的公园几乎都是全开放的。它们都有相似的特点,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公共场所,兼有社会、生态、休闲的功能。
开放式城市公园去围墙化,既是城市发展的一环,也会面临一些挑战,首先要考虑完善的监管机制与养护措施。安全、管理、维护养护、资金投入等等都面临着考验。其次还要考虑开放式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矛盾问题。例如因为开放后人流量的加大,门票等收入的减少等,期间公园设施的维护、绿植的养护管理、卫生问题,甚至公园内流浪人员的增加,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
规划上,开放式公园规划,首先考虑城市建筑与城市的道路、建筑之间的结合必须是要有规律的,不能只是简单的拆除围墙,公园应该是集娱乐、休闲等多功能的城市共同体。其次,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开放式公园的功能性以及对于环境的影响。
>>新闻延伸
那些开放的公园现状如何?
西安已经有不少公园实现了拆墙透绿,在日常运营中,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和难点?对其他公园的开放式管理,有哪些建议?
>>开元公园
明年起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运营
在西安市管公园中,开元公园从建设之初就采用开放式布局设计。
“最开始开放时,常有市民去攀爬墓冢,工作人员总得去劝阻。”提起公园安全上的隐忧,开元公园公园管理处负责人罗毅说,为了保护文物遗址,他们在园内7个汉代墓冢周围种植了灌木,将墓冢与游人隔离,如今攀爬墓冢的人越来越少。从2018年2月13日一期建成开园至今,运行顺畅。
罗毅介绍,开元公园明年将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运营的新模式”运行,采购的社会化运营单位已进入到后续阶段,未来管理将会更加精细与科学。
>>中湖公园
安保24小时巡逻 破坏设施的越来越少
航天城中湖公园位于西安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内。“航天基地现在一共建成三个公园,每个公园建设初期都反复在讨论到底是建成有围墙还有无围墙的,最后还是建成没有围墙的公园。”11月24日,西安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人员裴蕾介绍,公园用海桐、火棘、迎春、石楠等灌木分隔区域和引导人流的走向,湖边选择偏水生的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形成一个自然式园林。
公园四周有五个出入口,南边挨着生活区的地方还有多个便民入口。没有入口的地方用植物和地形进行分隔,用植物造景让人的视觉更舒适。
中湖公园管理部部长郝红波介绍,为了管护好公园,增加了很多人员,安保人员需要24小时巡逻,监控点位也很多。“夜间的时候每个小时会有保安两人一组进行巡逻,之前,晚上有时会发生设施被破坏,随着居住的人口的增多,破坏设施的情况越来越少。”
>>永阳公园
开放式公园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
永阳公园位于西安市丈八东路和西沣公路十字路口,是高新区投资兴建的。昨日,永阳公园项目经理笪(dá)飞介绍:“没有边界的好处就是市民能更快地接触到绿色,来游园的时候会很放松,没有任何约束。”笪飞说,在管理中对绿化的踩踏有时的确很严重,这就需要管理者更好地精细化管理。高新区目前已经没有封闭式公园,新纪元公园最初是封闭式设计,改造成开放式公园也有近十年的时间。
“永阳公园的北边与商业地块相连,有的人以为那部分也是公园,其实并不是公园的一部分。”笪飞说,正因为没有边界才让有的市民有了这种看法。开放式公园需要更多的人力来保证正常运行,“安保人员三班倒,一个班七八人,保洁分两班,一班也有十多人。”笪飞说,为了管理好公园,在人员的投入上肯定是不少的。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李婧 付启梦 任婷 采写 摄影 强军
>>马上就评
开放不等于放开,更不等于放手
杨鹏
近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确定了全市拆除围墙和免费开放的公园名单,需拆除围墙的(免费)公园共16个,其中今年年底前要拆除围墙的涉及莲湖公园、丰庆公园等12个公园。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最先爆出拟拆围墙并引发广泛争论的兴庆宫公园不在其列。这可能是相关方面在权衡取舍、审慎决策之下的稳妥之举,但另一方面,此前围绕兴庆宫公园的争论中,让包括相关部门在内,大家都看清了老百姓对于拆除公园围墙的核心关切点到底是什么。事越辩越明,理越辩越清,这为下一步的拆围墙可以行进在与民意共振中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西安全市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共计82个,其中没有围墙且已全面开放的62个、有围墙但免费的17个、有围墙且收费的2个、无围墙但收费的1个。在此次讨论中,人们却很少关注到没有围墙的公园占多数的事实,这使得公园拆围墙在支持与反对的夹缝中慢步前进。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拆围墙?答案或许能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里面找到。这次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这是从“园在城中”到“城在园中”的蜕变,不仅可以提升人居环境,更是一个城市开放程度的标志。
当然,公园拆除围墙之后,安全、卫生等等都面临着不小的考验,公众的种种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是的,开放不等于放开,更不等于放手,围墙可以拆除,但公园姓“公”始终不可动摇,这势必要求还绿于民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公共服务跟得上没有围墙的时代!
新闻推荐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陕西学前教育发展巡礼 看西安市城六区学前教育如何创新发展?(下)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近日,由华商报社主办的“2018西安学前教育研讨会”顺利举行,当天西安市城六区教育局学前教育负责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