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解决扶贫资金存在的“筹措难、监管难、落实难、评价难”的“四难”问题,西安市鄠邑区财政局以西安市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区县为契机,坚持“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加强监管、重在绩效”的原则,对全区扶贫资金进行全面整合,深挖潜力,千方百计壮大资金规模,多渠道蓄满扶贫“资金池”;深入调研,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做到管理全覆盖,监管无死角;强化绩效评价,重顶层设计,重建立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绩效评价。通过半年来紧锣密鼓地探索与完善,使全区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不断催生鄠邑区脱贫攻坚工作结出丰硕成果。
铁的意志抓试点
脱贫攻坚绩效评价工作,是财政部等三部委今年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衡量和检验脱贫攻坚资金是否“管得严、落得实、用得好”的“一把钢尺子”。2018年7月12日,西安市财政局确定鄠邑区为全市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区以来,鄠邑区财政局以铁的意志抓“试点”,争分夺秒促工作。7月15日就将宣传报道第一期稿件送市财政局;7月26日陕西省财政支农暨脱贫攻坚学习资料将试点消息向全省发布;7月20日指派相关人员与市局对接,具体商议工作思路;7月24日西安市财政局局长杨宁到鄠邑区专题调研,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提出具体要求。经过加班加点努力,7月底初步完成试点方案,8月15日鄠邑区委、区政府正式印发《西安市鄠邑区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8月24日区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区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动员会暨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培训会,培训各镇街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及财政所所长100余人;9月10日下午,区财政局召开重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接会。对全区2017年至2018年扶贫项目资金进行汇总、分类、分析,重点对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项目资金情况进行对接;确定各单位项目联系人和职责分工,明确重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程序,强调绩效评价工作时间节点。
9月20日至30日,邀请西安市长兴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区涉及扶贫资金的单位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收集全区扶贫资金绩效目标申报表等相关资料。目前,鄠邑区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已全面展开,通过绩效评价,全方位规范、监管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一分一厘钱用在扶贫项目上。
试点工作见成效
试点工作开展半年来,鄠邑区财政局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用足用活用好,助推重点扶贫项目全面开花结果。
一是移民搬迁群众满意。投入6789万元,建成占地总面积49800.2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2081平方米的12栋楼246套石井镇安置社区,社区基础设施俱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有幼儿园、小学、卫生院、邮局、银行等。目前,219户已入住。为检验绩效目标,区财政局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价,从资金管理、生态环保、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达到了预期效果,群众十分满意。
二是产业扶持全覆盖。加快产业扶持到村到户项目实施,2018年共拨付中央及省市区财政专项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524万元,投入产业到户资金609.5万元,用于建档立卡户自主发展产业。安装农田变压器5台,架设电线803米,硬化产业路45864平方米,对贫困村产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同时,加快“十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实施,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30万元,确定西安荣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8家现代农业园区,与全区1145户有产业发展意愿和产业发展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建立利益联结合作关系。积极推进电商扶贫,2018年给8镇35村拨付180万元电商扶贫资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余家,创建1个区级运营电商服务中心。
三是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全区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5543户,10320.7万元,其中小额贷款694户,2261.7万元,金融帮扶贷4849户,8059万元;完成贴息344.51万元。
绩效评价促精准,脱贫攻坚见实效。鄠邑区财政局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还在路上,认准目标,盯准绩效,把每一分钱用在扶贫“刀刃上”,是他们兑现诺言、服务人民的不懈追求。
新闻推荐
日前,江南农商银行加入丝绸之路农商银行发展联盟签约仪式暨秦农银行·江南农商银行业务交流座谈会在西安举行。活动中,秦农...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